当前位置:声带角化症 > 声带角化症症状 > 天龙八部和英语口语学习之间,差的仅仅 >
天龙八部和英语口语学习之间,差的仅仅
《天龙八部》作为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集大成者、代表力作,采用三主角这种类似POV的手法(PointOfView,视点人物写作手法,典型作品如《冰与火之歌》),营造出宋代(宋哲宗时代)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庸小说之最。“天龙八部”这一书名语出佛经,有“世间众生”之意,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有人从中看到情,有人看到义,有人看到侠,有人看到史,而有些英语爱好者,看到的竟然是和外语学习的关系(→_→) 。那么请看,如何从《天龙八部》的习武谬误中来谈口语学习的几个误区。
贪多不厌、反受其害
“句地道美语口语金句”、“关于XX,20个你不能不会说的词汇”、“50个英美不同的口语表达法”……上面的各类标语散见于各大口语学习的网络载体中,如果您正如标语中所说,认真研读了文章,背诵了这些金句靓词,口语就能突飞猛进了吗?能学会地道口语了吗?非也,非也!(《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属下包不同之口头禅)。
在书中,吐蕃国师鸠摩智,聪慧绝顶、武艺绝伦,自持拥有较高的武学天赋,错练慕容博赠予的少林七十二绝技,最终走火入魔,所幸于枯井中被段誉用北冥神功吸去全部内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管是其内功还是招数,鸠摩智的武功初看很是精湛,但其实,先练七十二绝技后练《易筋经》,习得杀怒戾气之功却并不精心研习佛法,无怪乎最后走火入魔。
鸠摩智不等铜鼎落下,左手反拍出一掌,姿势正是般若掌中的一招外道,鼎在空中转了半个圈子,拍的一声,有什么东西落下来
——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骑,奔腾如虎风烟举
学习英语口语又何尝不是呢。网上的这些东拼西凑的资料看似包罗万象、干货满满,实际上存在许多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内容。即便是精心整理的材料,也是给有准备、有基础的英语口语学习者准备的,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大家不能开口、开口也无话可说的问题。且不说,一个人光靠死记硬背能不能真正记住这些知识,即便熟练记忆了,但口语的交流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需要临场应变,寄希望于通过“死的”背诵大量的语言来应对“活的”的语言交流,真是无异于缘木求鱼了。王语嫣熟知天下武功典藏,但在实战中战力如何?
英剧美剧,不二法门?
口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过程,尤其在国内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要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这看似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学习方法广受诟病,所以有人提出了种种“快乐学习法”,随着的互联网视频的普及、字幕组的无私奉献,各种美剧、英剧资源变得唾手可及,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在碟片市场拼命翻找《老友记》了。看着精彩的剧集,沉浸于纯正的语言环境,顺便也把口语能力提高了,看似一举两得,实际效果如何呢?
《天龙八部》里一心复兴大燕国的慕容家有一门绝技,叫“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外人将其传得神乎其神,但真有这样天下无敌的绝技吗?其实后来大家发现,只是慕容氏借力打力,把别人的气力转移了而已,并非真的用同样的招式还击。
慕容氏“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神乎其技,凡在致人死命之时,总是以对方的成名绝技加诸其身,显然天下各门各派的绝技,姑苏慕容氏无一不会、无一不精
——第三十三回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
语言学习也是如此,从来没有天下无敌的捷径,观看英剧美剧是一个熟悉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个极好的渠道和内容载体,长期观看确是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听力水平,但对于口语的提高来说,还是需要多多实际练习才行。不过从日常对话来说,除了一些轻喜剧外,你口语表达中使用通过观看英剧、美剧获得的词句的机会不多。
此外,读者朋友们在观看时可以尽量挑选那些双语字幕的美剧英剧,中英文对照、眼耳并用,效果更好。但正如武林人士观战一样,观战百次不如实战一回,大家还是要多多联系哦。在水平高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啃一些不带字幕的“生肉”剧集,即第一时间追到了心仪之剧,又能很好地学习英语,岂不快哉。
语法满胸,天下神通?
?书中没有武学基础的段誉,在意外学到了吸收他人内力的北冥神功后,一系列的误打误撞让他积攒了深厚的内功,但苦于拳脚功夫太差,近身搏击能力几近于零,只能用凌波微步和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开展“远程打击”,这点直到小说的最后部分都没有改变。???
????哪知他这六脉神剑不能收发由心,
有时真气鼓荡,威力无穷,
有时内力却半点也运不上
——第三十五回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如果把一门口语的操练比作武功的修行,那语法知识(包括语言学、词汇学、修辞学等)就是一门内功,内功的深厚决定了你实际运用的熟练程度。语法是语言大厦的基础架构,不打下坚实的地基,你会发现,当开口说话时,简单的主谓宾无法满足你的波涛汹涌;匮乏的词汇无法表达你胸中的激浪澎湃。如果说练习的欲望决定了口语“敢不敢”说的问题,那语法的构建决定了你“能不能”说。综合来说,口语的学习是一个重语音输入和学习积累的流程,需要提高自己的语音辨识敏感度,达到可以听懂常速英文并积累了足够的语法和词汇之后,进行口语提高的训练。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只需要语法的熟练就行了。坚实的语法基础只是口语熟练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太多书中国学生并不是匮乏语法知识,甚至我们掌握的语法知识超过了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试问,哪个英美人敢说自己能完全正确的填出中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完形填空。反之,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攻读语法,即便做到了倒背语法书的程度,离口语的熟练掌握还差很远很远。
掌握方法,树立目标
首先,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语言学习的不二法门。再以《天龙八部》中的人物为例,在三位主角中,萧峰的武功是唯一一个一点点积累起来、通过实战锻炼起来的。他天赋不错,基础牢靠,又幸得少林名师指导,自然前半身顺风顺水,做到丐帮帮主。口语的练习亦如此。在输入阶段(单词、基本语法的准备)已完成时,需提高掌握的质量,需要大量的实战联系。很多英语爱好者会发现,英文新闻报道中所用单词自己都认识,掌握2-3千的词汇量足以阅读任何主流英文杂志、报纸,但是说的时候肯定不能做到新闻主播那样流利,这就是一个掌握质量的问题。
其次,增加练习的时间。萧峰自幼习武,在名满天下后还经常注意打坐练功,坚持每天的练习,保证每次的时间必不可少。我们假设:从15岁起,平均每天说英文总计10分钟,那到25岁时,你已经练习了小时的口语了;第三,需要放下面子,勇于练习、敢于开口。萧峰在面对强敌时,更能发挥出比平时更高的水平。在少林寺被玄字辈三高僧围住,力战脱困。面对神一样的少林藏经阁扫地僧,慕容博、萧远山都无能为力,萧峰却能一掌把扫地僧拍出血,这就是经常经过实战后的超水平发挥。
最后,选择一本好教材。除了规避错误方法,掌握正确方式外,就像武侠小说中一份武功秘籍会主角武功大为精进一样,您需要一本真正靠谱的英语口语学习书籍,书不在多,贵在精。比如:
??????麦德英语口语(第四版)(1)
〔美〕麦德(MichaelA.DeRabo)编
ISBN5
定价:46.00
麦德英语口语(第四版)(2)
〔美〕麦德(MichaelA.DeRabo)编
ISBN2
定价:48.00?????
小编先走一步(凌波微步)~~
你们慢慢学吧( ̄︶ ̄)
啊对了,还有以下对口语有用的秘籍
也建议收入囊中~
pupwaiwen
北大外文学堂
如果您对文章感兴趣,请长按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