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声带角化症 > 声带角化症饮食 > 全程不码,这深夜档真敢啊 >
全程不码,这深夜档真敢啊
文章开始前,宣布一个双秒杀福利!《手机vlog速成班》第三期。主讲老师,年轻有料的目纹视频团队,跟大明星——王源、陈坤、佟丽娅、中岛美嘉合作过。Sir前两期也推荐过,w+毒饭报名。第三期,全面升级——3节视频小课,实操技巧即学即用,教你把流水账拍出高级感。5天闯关训练营,每日督学,干货分享,全通关还能领独家礼包……双福利,限量秒杀仅需.元,仅限前名。扫码海报抢位,抢到就是赚到哟。我是正文终于姗姗来迟的分割线性、裸露、砍头、断肢。大尺度你熟。但如果这一回的主角,是清一色亚裔脸,黄种人。会不会有些羞射?不是岛国动作片。正经美剧,还获国内外一致好评。催了好久,Sir忍不住,没播完就想给你提前安利。战士第二季WarriorSeason2主打李小龙遗作的噱头,Sir一年半之前就推过第一季,如今豆瓣8分。看来都认它的质量。如今第二季到来,评价更上一层楼。豆瓣9分,IMDb8.6,外网清一色好评。值得一提的是,上线之初,它曾引发不少争议。虽然有李香凝(李小龙之女)背书。但故事里有李小龙影子的主角,阿杉,由日裔英国人扮演(长得有点粗野版赵又廷)。从导演到演员,也是清一色好莱坞班底,亚裔为主。剧中角色有的粤语不错,有的一口工地粤语,加上中英文混杂表达让人有时出戏(但对粤语观众而言据说也是种乐趣)。再加上在Cinemax播出,就注定是大尺度,比如砍头,断肢,床戏(尤其是亚洲面孔的床戏),统统安排。要知道,Cinemax付费频道经常在深夜播放情色节目,所以也被人称作"skin-a-max"(露出最多肌肤)。所以可以说——《战士》从一开始,就有好莱坞西方人对于华人群体的偏见和臆想。但,同时也要指出——这几乎是首部以华人为主角,讲述美国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作品。它的重点戏份,常常源于美国对华人的各种不公。尤其是后者,让它在当下的播出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它的存在,比它讲了什么更有价值。所以还说什么呢?看呗。0第一季的血与骨Sir先帮你回忆一下第一季。年,有四分之一美国血统,能说一口流利英文的中国人阿杉(安德鲁·浩二饰),从佛山远赴重洋来到旧金山,寻找自己失踪的妹妹小静。结果,卷入当地华人黑帮“和威”和“龙志”的冲突。他脑子也不转就加入了“和威”(明显,和威的穿着显得更潮一些,更像现代黑帮),并且与“和威”的少爷小尊成了朋友。但他的妹妹小静,此时却是“龙志”帮老大的情妇,改了名叫美玲。靠着自己的身体和谋略,她已是“龙志”帮的实际掌权者。因为鸦片贩卖的纠葛,唐人街两大帮派即将爆发冲突。一边是义气,一边是亲情,阿杉左右都不是,为难了自己。……熟悉的都看得出,这种融合西部片元素的“外乡人”故事,情与义的抉择,非常李小龙,从《唐山大兄》到《猛龙过江》都是这味儿。当然,动作戏的“李小龙”味道也足。打。一下船,打移民局官员,动作凌厉,拳拳到肉。对战闹事的黑帮,挑战功夫高手,风格不一,看起来都有截拳道和咏春的影子。但打着打着,Sir看出了差别。《战士》里,套招少了,实战感更强——虽然我们想展现功夫之美,我还是很想让剧中打斗看起来像是街头斗殴。因为双方都是街头帮派,所以这跟《卧虎藏龙》那一套是相反的。我不想让所有东西看起来都十分漂亮——不要金属制品,不要奇思妙想。当角色挨打、被刺时,他们应该看起来就像挨了打、被刺伤一样。我们想要颠覆一切香港功夫片中的意象手法——在那些影片中,每个人都像是懂功夫。我们想要展示的是,其实真正经过功夫训练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其他人仅仅是打手而已。所以。以至于不论是主角还是龙套,总有挂彩的狼狈瞬间。这种写实风,配上有电音味的原声带。那可是相当的肾上腺素,你懂的。但比起过去拳打黑帮、脚踢外敌的文化母题,《战士》的背景要更复杂,甚至可以说,天生为李小龙准备——华人早期移民史。它花了大量篇幅,展现美国早期华人移民触目惊心的悲惨境遇,以及那个鱼龙混杂的时代背景。首当其冲的,对华人的歧视。第一季,一开场。华人移民下船,从移民局官员的蔑视,到本地白人不欢迎的态度。
△chink,chingchong,都是侮辱性词汇
其次,是暴力,从官方到民间都恶意满满。白人经常对华人搞暴力袭击,阻拦他们上工,甚至随处可见殴打、谋杀。△对无辜的华工直接锤杀
而出了唐人街,华人如果和白人起纠纷?那太好了……这桩案子算华人错,还有啥没破的案子?一样算他头上。而警察检查妓院,如果看某个华人佣工不顺眼,可以一枪爆头,顺便尿他尸体上,解释?“他袭警啊,而我吓尿了裤子。”所以,唐人街以外的世界,华人是猪是狗,与法律制度、工作权益、生活福利,都统统没关系。但唐人街内?那,就是华人黑帮的世界。妓院、鸦片、赌场……暴力横行,黑帮一统。而资本家需要的廉价工人,政客需要的地方安定,黑帮都能提供。这里如果出了凶案,警察不敢管,并且很怂……职责就是帮黑帮收个尸。而阿杉此时,还是个浑浑噩噩的小马仔。他一边找妹妹,一边听老大吩咐,砍个人,收个保护费,顺便还和一个白人女性拍了个小拖。当然,这是“战士”,李小龙当年创作这个故事的野心,或许未止于此。第一季结尾,“和威”和“龙志”决定搞一场比武,解决争端。作为牛逼了一整季的武力担当,阿杉当仁不让地成了代表。可就在Sir以为,他将继续他的黑帮线,借着比武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甚至成为传说中的大佬时。他败了。被暴捶一顿。伤重到躺床上,靠鸦片续命。被当废物一样逐出了家门。最后,不得不走上普通华人的升级路线……打工人。哈哈,不套路。故事的升华,也于此处发生。他成了“苦力强”,也在工厂中见识了真正“苦力强”的生活。这些普通的华人打工仔,没一技之长,背井离乡,来美国卖苦力。住,一张完整床都没有,只能两个挤一张(意味着每人轮班2小时)。工作,什么苦干什么。工资,拿白人的一半,还要被白人仇视。以及,基本没任何医疗保障。与阿杉拼床的工友阿波,腿被机器砸伤,阿杉帮他代工给他买药。可第二天回来,他已经断了气。△注意阿杉脸上的绝望
你觉得是夸张,其实,却是9世纪美国华工的生存常态。劳苦一生无立锥之地,饥寒交迫中客死他乡才是苦难的结束。被惨烈现实刺激到的阿杉,悟了(但原谅这是打斗剧,他悟的很有限)——要用拳啊!要战斗啊!要保护这些比我弱的同胞啊!他的敌人终于从敌对的华人黑帮,变成了欺压华人的爱尔兰恶包工头。兜了一大圈,他终于回到了李小龙电影精神的怀抱:惩恶扬善、扶弱济贫。那第二季,讲啥?为了不剧透,Sir只能说:阿杉必须快,更快。因为时间不等人。02第二季的血与泪注意开头的时间地点,年,旧金山。什么时候?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十三年后。也是淘金热时期,此时,美国开放华人移民,旧金山的唐人街建成也大约三十年。为什么要提这个?因为第一,标志了美国正式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轨道,用工需求大增。华人,便宜,勤奋,好用,是资本家眼中最实惠的劳力。但第二,长达三十年的华人移民,让这个群体成了一部分美国人——尤其是被抢了工作的底层白人——眼中无法忽视的存在。片中,这群仇视华人的爱尔兰移民,也有着自己排华的“正当理由”……哦,南北战争靠我们打,战争一结束,富人就用华人排挤我们?这年头,一个更重要的事件发生了。年,美国国会制定《排华法案》。这个臭名昭著的法案,一开始就遭到包括时任总统海耶斯在内的开明政客和资本家一致反对。但个别政客和群体太会煽,各种演说、游说,于是四年后的年,《排华法案》通过了。这是一场长达六十多年,针对华人移民的制度性歧视,也是华人血泪史的开端。《战士》,就卡这个时间点。让你看看,当时的旧金山,这个排华运动最前线的地方,发生过什么。所以,它绝不仅是打打杀杀,它也很负责地,从唐人街向外辐射,通过多个维度,想给你展现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旧金山版清明上河图?不,没那么和谐。前面说了,底层爱尔兰移民,因为被抢工作,仇视华工,总搞暴力犯罪;但视角一转,因为没工作,他们的妻子孩子也常面临被饿死、被驱赶。他们与华人是结构性矛盾,不死不休。普通美国人,分化也严重。有的对华人充满同情,愿意帮他们,比如市长夫人潘妮。她有华人佣人,也同情妓院中的女性,希望帮她们解放,以及……她也毫无成见地和阿杉拍拖上床了。有的,则把华人视作“黄祸”,如警察们,政客们(正副市长等等)。而政客们内心虽歧视华人,但表面“排华”与否就两说,那可是“城市发展的综合命题”,是政治资本,可以从中攫利。资本家的态度,也暧昧:用华工,工资低,爽;但也容易被白种人上门砸场子,烦。嗯,老内卷了。而剧中的唐人街黑帮,没有脸谱化地成为什么正义化身。“正义”是要基本条件的,而他们不具备正义的“脸”,更不具备正义的“身份”。于是,都是人,都要活。人家不给你正式工作,那歪门邪道也得生存(甚至有时杀人放火,祸害起华人来,比美国人更狠)。好,第二季背景说完。说阿杉。为了消除之前被暴捶的阴影,阿杉前往黑拳场,继续升级,准备打怪。反派很快露头。一个极端的民间排华团体,“泰迪男孩”。黑帮人设是,喜欢用刀割华人头皮。好,阿杉决定主动出击,冒着被警察盯上的风险。这是第二季第一场让人看得热血喷张的戏。这不是比喻,热血啊,真的会喷出来……所以“战士”的意义何在?第一季,他为自己和小集体而战,找妹妹,为黑帮出头。第二季,他为同胞而战。听起来很主旋律?但你要知道区别就在——本剧很花心思地细心雕琢每一位同胞。他们的故事都有真实基础,绝不是什么死跑龙套的。唐人街里除了黑帮,还有另一群人。比如妓院老板亚彩。原型,是唐人街著名的人贩子AhToy,旧金山数一数二的华人富婆,她幕后出资,想购买唐人街之外属于华人的合法资产,却遭到白人的敲诈勒索。戏中,她是一位残暴侠女,可以凭一柄单刀,半夜出门,杀掉两个爱尔兰壮汉(真的,画面极其残暴)。再比如,唐人街的情报贩子王超。此人八面玲珑,干走私生意的背后,也在偷偷摸摸赡养自己的白人妻女。换言之,他们是什么人?是异乡打拼的成功人士,有着拥抱美国主流社会的意愿,但也有同胞之爱。记得前面说“时间不等人”么?第二季,那只扼住华人群体喉咙的手,越来越紧了。市长开始明确表态,要反对华人犯罪,强烈支持排华。于是,爱尔兰人可以公开搞事,殴打、恐吓、暴力开始。而唐人街这边,美玲的龙志帮与阿杉的和威帮,矛盾继续加深,龙志帮的盟友,丰海帮也越来越嚣张,有点三国争霸的意思。一边是大环境越来越差。一边是自己人依旧拉胯。因为同胞不争气,四分五裂,阿杉可能会被逼上位。你肯定也留意到,这戏不光有种族歧视的部分,其实,女性角色的戏份也很被尊重。美玲、亚彩,都会发挥更多作用。注意第二季海报,就是兄妹俩对台唱戏。他们必然会走上同一舞台,共同迎接《排华法案》带来的、更加波折的大时代。03剑拔弩张的戏外年,夏衍在《包身工》里写下: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看,即便是离那段历史更近的夏衍也没有提及,在爱尔兰人的名字被记录在美国铁路的枕木上时,有更多的华人劳工,连姓名都不曾留下。在东洋厂纺纱锭子缠绕冤魂的半个世纪前,太平洋东海岸兴旺发达的基建和工厂里,无数华人劳工,连声音都无法发出。就像,他们不曾存在过。△帮助美国太平洋铁路缩短一半时间完工的华工不允许出现在合照中
这群被历史忽视的人群。《战士》偏偏为他们发声,尽管已经是00多年后。△剧中华工阿波临死前的话
这是历史,已经过去。但未曾改变的是,每一次,当华人寻找到栖息的可能,就会面临被煽动的恶意。淘金热时期,加州对华人课重税,抢夺他们的财富,逼迫改行;修太平洋铁路时期,华人承担最艰苦的工作,死亡率高达0%;《排华法案》年代,华人成了“蝗虫”“工贼”,垄断资本家的奴隶。更别提年那什么《佩吉法案》的通过,禁止合同工和妓女移民美国,你知道它潜台词是什么吗?当要求一个女性必须证明自己“不会成为妓女”才可移民美国时,没有女人能移民美国。当时,华人和美国人通婚也违法,这意味着对在美华人的制度性绝育。……省略号后面的,是无数类似的排华残酷史。它的时间长度,也许比美国梦短不了多少。因为所谓美国梦,也曾有无数华人参与其中,只是一直被执拗地遗忘着。这部打着“李小龙遗作”旗号的作品,在当下播出,似乎意有所指。如今中美的对抗,其实也是偏见某种死灰复燃、又盲目扩散的结果吧。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但也是李小龙的遗作精神,战士之所以成为战士的理由——不要用刻板印象与偏见,去包装你面前的对手,然后打败他。战士,只是为了战胜偏见本身。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