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确有奇迹在圣体中触碰主耶稣

思及上述两种与主相遇的方式,再想到圣经故事里那位触碰主耶稣长袍的妇人,我愿意以一些见证说明此一圣经主题。第一个故事是有关一位年轻神父的。这位年轻的神父有一天打电话给我,他显得非常恐惧不安,因为他刚发现罹患声带癌,三周之内就要切除。他说他真的不知所措了,他晋铎才不过六年。当我为他祈祷的时候,我感觉主要我告诉他有关圣体圣事的真理。我说:神父,我现在可以在电话里为你祈祷,我也愿意;但你今天早上与主耶稣相遇了吗?你每天与他相遇吗?」我当时不知道这位神父并非每天做弥撒。我告诉他:神父,每天当你作弥撒时,你领圣体,你就与主耶稣相遇了;那妇人触碰的只是主耶稣的长袍,但你可以接纳主耶稣到你心里,你以他为食粮。你知道吗?当你领圣体时,顺着食道下滑的真是主耶稣呀!主耶稣是最好的倚靠,你可以求主耶稣医治你。」我听见电话彼端的哭泣声,他不断地说:「噢,修女,谢谢你,感谢你。」三周之后,医院动手术。之后打电话告诉我他并未动手术,医生没有发现癌细胞,他的声带完好如新。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事隔一年,他请一位朋友传话给我,说他在发病前,除主日外平时是不作弥撒的,作弥撒也很草率。天主利用这次癌症的经历改变其生命。这位神父完全康复了,康复的还不止是身体而已。他后来成为一位以圣体圣事为中心的神父,圣体圣事是他与永生的主耶稣相遇的时间,正如若四所载那位井边的妇人一样,他开始与「井巾之最」—主耶稣相遇,永遍饮而不渴。是的!奇迹会出现!另一故事发生在澳洲雪梨。有一天,我正与凯文神父说话,一位妇女来到我们说话的地方,请我为她祈祷。她惊慌失措,因她得了胃癌,恶性瘤肿得很大,由于癌细胞散布太广,医生告诉她手术成功的机会很小。我知道当天下午有一台弥撒,我告诉她会为她祈祷,且也请她来望下午的弥撒,好求主耶稣医治她的病。她最大的问题就是怕死。她说:「修女,我真怕死啊!求主除去我对死亡的恐惧。」我告诉她:在圣体圣事中与主耶稣相遇。我不是天主,我不能告诉任何人,其病可依其所愿痊愈,主耶稣会供应你在人生旅途中所需之力量。如果它将领你通过死亡之门,他会赐你恩典使你不致恐惧。如果你活下去,他也会赐你活下去的恩典。」她私下也找凯文神父谈过,凯文神父给她同样的建议。那是发生在一个主日早晨的事。当晚,我们正有聚会,一位妇人从走廊那头一路跑道大厅,伸手把我抱住说:「修女,奇迹发生了—奇迹发生了!」我正纳闷儿这妇人是谁,什么事发生了。我问:「什么事发生了?」她说:「看看我,我今天早晨找过你。我望了弥撒,当我领圣体时,我心想,在过一会见,我就要与主相遇了。我要用手拿着它,求他帮助我。」她是教友,也常领圣体,但这次领圣体不同于以往。她注视着圣体说:我知道你在这里面,今天当你到我心里时,请除去我的恐惧;如你愿意,求你医治我,请给我一些帮助。」她告诉我:「我刚把圣体放在舌头上,吞下去,就感觉一阵灼热从喉喉直到胃部。我低头看看胃,肿块不见了。」那妇人康复了。我想到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在领圣体时,只是身体去领圣体,没有一点兴奋,没有怀着任何期盼的信心。或许我们领圣体只为领圣体的好处,而忘了感谢天主、赞美他,因为他把自己给了我们。信仰是一种抉择,需要我们付出努力。有人或许会这么说弥撒;我不明白,我感觉下列什么,但我相信。」如果你参加弥撒时态度正确,你的生命会因而改变。教堂里经常挤满了人,来了,又走了,每次都一样。你自问,真是主耶稣?他变卦了吗?他不再实践他的应许了吗?」或应这么问,是否因我没有怀着期待的信心,好让他触碰我的生命,回应我的需要?他、昨天、今天、永远都是同一个主,他就是圣经里为人医治的主;因此,他必须要实践自己的应许,回应人们的需要。我们可能把自己信心的不足归罪于神父的无趣、未蒙恩、太喧哗或太胆怯;然而,神父不是问题的重点,我们信心的情况才是。当然,如果神父有很大的信心,会使崇拜、圣事更有意义。为这缘故,我每次对神父讲道,总是激励他们追求更大的信心。我们将弥撒,对神父于弥撒中之身分的看法,应超越我们自己及神父的人性面。身为天主教徒,我决不容许神父在圣体圣事中于主耶稣及我之间。教会要我们参与弥撒,不是因为主耶稣需要我们,而是因为教会像好妈妈一样,知道我们生活在这世界——憎恨主耶稣也憎恨我们的世界,需要生命之粮。灵程漫漫,需要力量;力量来自食物,身体的食物及灵魂的食物;这是主耶稣赐予弥撒之要旨所在。









































白癜风医院地址
哪里治白癜风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ekd.com/wacs/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