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笼养鸟图解下

史上最全的笼养鸟图解

蓝颈唐加利雀

名称:蓝颈唐加利雀身长:12.5厘米平均寿命:8年两性差异:需进行专业鉴定繁殖:孵化期14天,20天后羽毛长成幼鸟:羽色比成鸟暗淡

  唐加拉雀有个种,从加拿大到阿根廷都有分布。唐加拉雀因其羽色而成为养鸟业中非常流行的鸟。蓝颈唐加拉雀分布于南美北部地区。这种鸟容易饲养,尤其当它们适应环境后更是如此,但在天气寒冷时,得提供取暖设施。

饲养方法

唐加拉雀的食物是各种切成小方块的水果和浆果,此外可撒些高品质的软嘴鸟食物。它们也喜欢吃花蜜,尤其是刚买来的新鸟。开始筑巢繁殖时一定要喂食小活饵。请把唐加拉雀养在栽种有植物的鸟笼里。有的鸟生来就比别的鸟胆怯,因此如果养一小群唐加拉雀,要注意观察它们之间有无攻击行为。有一对鸟开始交配后,最好把别的鸟从该鸟笼中移开,因交配后的鸟会变得极富攻击性。它们喜欢经常洗浴,以保持羽毛的洁净无瑕。

繁殖

提供一些适合它们的巢址,如灌丛或中空的圆木,让它们搭建起自己的巢。再为它们准备草、苔藓及树叶之类的巢材,在进入繁殖期后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唐加拉雀会在短时间内连续产2-3窝卵。

九官鸟

名称:九官鸟身长:30厘米平均寿命:8年两性差异:需进行专业鉴定繁殖:孵化期14天,20天后羽毛长成幼鸟:羽色比成鸟的暗淡;肉垂不明显

  模仿人类声音最清晰的玩赏鸟之一,在亚洲地区已经饲养了好几个世纪,但在笼养状态下繁殖九官鸟十分困难。随着饲养方法的不断改进,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饲养者,把兴趣转到这种鸟的繁殖上。九官鸟活泼可爱的个性,使它们很适合在鸟舍中生活。

饲养方法

以切成小块的水果和软嘴鸟常吃的食物喂食,并让九官司鸟吃小食球和无脊椎动物,例如粮食中的小蠕虫。长期笼养的九官鸟很容易发胖,因此您要提供空间够大的鸟舍,而不是标准的盆式笼子。不要把九官鸟与小型雀鸟养在一起,否则九官鸟很可能会吃掉它们。虽然九官鸟能在室外生活,但它们还是讨厌潮湿、多雾的天气,所以要定期沐浴,尤其是在室内的九官鸟,必要时还要冲洗栖木或更换,以使脚部感染的可能性降低。

繁殖

为准备繁殖的鸟提供巢箱、嫩树枝之类的巢材,使它们能筑巢产卵。雏鸟孵出后须喂食小活饵,注意雏鸟离巢的情形,否则当亲鸟决定再度繁殖时,很可能会袭击这些后代。

紫蓝饰雀

紫蓝饰雀是属於一群被称为蓝饰雀的其中之一,这个族群还包括红颊蓝饰雀、蓝顶蓝饰雀、紫耳蓝饰雀等,它们的体形都很相似,身长约十四公分。它的头部、喉部、背部及翅膀是深栗色,而脸部、胸部、腹部则为紫蓝色,雄鸟甚至会出现到亮钴色。尾部很长(大约6.5公分长)。喙部是粉红色。

它们的雌雄可以从外观上分辨,母鸟的深栗色区域界线很模糊,在脸部、下胸部及腹部的斑点是明亮的淡紫蓝色几乎接近白色。幼鸟和成鸟的颜色相似,但是没有彩色斑块,嘴部是黑色的。在大约十周龄时,幼鸟会局部换毛。母鸟会变成接近白色,公鸟眼睛周围的羽毛会变成蓝紫色。一直到五个月大以後,它们会完全换羽成为成鸟的羽色。

  这种鸟并不会羞怯,而且非常的温驯。

野外分布   原生於非洲南部,分布於南苏丹、南衣索匹亚、索马利亚、乌干达、肯亚以及中坦桑尼亚。

饲养需求   环境

我们发现环境对於这些鸟非常重要,它们应该要养在乾燥、有良好保护、不会出现低温的地方。因为习性相似,它们可以和其他同类的蓝饰雀混养。

食物

乾燥的混合种子包含小米及菜籽是它们日常的食物,草穗及发芽的种子也是很适合的食物。它们非常喜欢吃粉虱甚至会从你的手中抢去吃。在繁殖季节,尤其是辅育雏鸟时,它们需要不停的吃。蛆和白蚁也可以事先预备好做为食物。

繁殖筑巢

它们的巢非常的粗糙,外围用杂草构成,中间是羽毛。它是球形的巢,入口的边边是刷状,会建在鸟舍一半高的地方。产蛋每一窝大约有三到五个白色的蛋。由公母鸟流孵蛋。孵化期为12到14天。幼鸟刚出生的雏鸟是乌黑的颜色有一些白色的细缝。亲鸟会一起喂雏鸟大约三周龄长满羽毛,而且继续再喂三到四周直到幼鸟可以独立。

鹩 哥

属雀形目:椋鸟科。在我国,留居云南南部、广西和海南岛。.

鹩哥体长约27厘米。通体黑色,并富金属光泽,头后披有两片黄色肉垂,两翅具白斑,飞行时尤为显眼。幼鸟体褐黑色,两肋及腹部的羽毛均缘以狭窄的白色。头部裸露部分不如成鸟之显著。而头后的肉垂缺如。

  鹩哥主要生活于开阔的田地边缘或郁密的常绿阔叶林的林缘处,在森林的中心少见,大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果树上觅食,不常单独活动。常见其与椋鸟和八哥混群,在长满花果的树冠上又唱又跳。善鸣叫,鸣声极富音韵,由低而粗厉的咯咯声至轻快如铃的吹哨声,无所不能,还会仿效其它鸟的鸣叫。

  主食昆虫、植物种子及杂草种子等。

  繁殖期在3—5月,也有在1—2月间进行繁殖的,每年繁殖1次或2次。巢营于稀疏杂木林、致密的常绿林或在开阔地区和作物区的枯朽树洞内,也利用啄木鸟或拟啄木的旧巢。巢洞一般离地4—5米,也有高达9—12米的。树洞内仅堆集一些枯叶、野草、稻草、树枝、蛇蜕之类而已。有的树洞太小,雌雄二鸟则共同用脚和嘴撕拉腐木,以扩大巢洞。洞口大而圆,直径约10一15厘米。卵每产2—3枚,呈长椭圆形,端部或钝或尖,质粗糙而硬,呈带绿的蓝色,或沾淡紫并有不同程度浓淡的咖啡色至红褐色斑点。新产的卵略具光泽。

1、鸟的选择

鹩哥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它歌声婉转悦耳,音调富于旋律,并且善于仿效人语,颇受人们喜爱。大家最欣赏的是鹩哥学说话的本领,远比八哥、鹦鹉逼真,吐字清晰。雌雄鸟均具学话本领,故养鸟者不必一定只养雄鸟。鹩哥雌雄羽色较难区分,一般地说雌鸟头后黄色肉垂较小,体羽金属光泽较淡,须仔细观察方能鉴别。

2、笼的特点

鹩哥身体健壮、嘴强有力,鸟笼须坚固,食、水用具宜深大、结实。一般使用八哥笼,亦可自制直径38厘米、高45厘米的亮底铁丝笼,下有托粪板。

3、饲料和喂法

一般饲养鹩哥的饲料有两种:一种是粒料,通常为鸡蛋、大米;另一种是软料,由肉沫、熟鸡蛋、米饭(或鸡料)、水果或酱果拌合而成。每天喂一次(夏季)或两次,有条件的可在软料中放几条昆虫幼虫或蛹。

4、管理和调教

鹩哥食量大,粪便多而稀软,笼底几天就堆积大量粪便而发酵,须每周冲刷笼底2—3次。每天洗刷水罐和换新鲜饮水。它喜欢水浴,夏季每天应供给浴水,其他季节视气温而定,在北方饲养,冬季应移至室内过冬,室温10℃以上为宜。

  训练鹩哥学“说话”的方法与教八哥的方法相同,相比之下,鹩哥学语快、声音逼真、好听,女士教会的就更好听。八哥则相形见拙,有些“大舌头”。

5、繁殖方法

动物园内笼舍饲养鹩哥曾有过繁殖记录。天津动物园小笼饲养的鹩哥于年繁殖成功。笼的大小为××厘米,饲养一对鹩哥,单独放在一间无其他鸟干扰的房舍内,尽量保持环境安静。

栗额金刚鹦鹉

源产地:澳洲,印度尼西亚

寿命:20-40年

长度:37厘米是很特别的品种。

雌性羽毛为红色,而雄性羽毛则为绿色,有别于其它品种不容易分辨雌雄。牠们虽说话不多,但较容易繁殖

褐色吸蜜鹦鹉

身高:32(厘米)

平均寿命:20(年)

两性差异:需进行专业鉴定

繁殖:孵化期28天,80天后羽毛长成。

幼鸟:羽色比成鸟的暗淡,眼睛周围有白皮肤。

品种介绍:这种鸟较为罕见,飞行时翅下的明亮的黄色羽毛清晰可见。因为饲养人少,它们在几种知名的玩赏鸟中,根本排不上名词,不过因为繁殖状况良好,近来的数量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粉红凤头鹦鹉

身高:35(厘米)

起源地:澳大利亚

平均寿命:40(年)

两性差异:雄鸟的眼睛颜色较深,雌鸟的虹膜为红褐色。

繁殖:孵化期为25天,50天后长成羽毛。

幼鸟:虹膜为深灰色。

品种介绍:数量很多,但是在澳大利亚之外的其他地区,因为繁殖数量稀少,价格十分昂贵。+

蓝黄金刚鹦鹉

蓝黄金刚鹦鹉属于鹦鹉科,亦称琉璃金刚鹦鹉、蓝黄鹦鹉。主要分布在美洲的巴拿马东部,南到哥伦比亚。

  琉璃金刚鹦鹉的羽毛黄蓝色,十分鲜艳耀眼,尤其是胸腹羽毛丰满。喉黑色,颊羽白色,并具黑色条纹。腹部羽毛金黄色,枕、背及尾上覆羽蓝色,而且有金属光泽。眼白色,嘴、脚均黑色。

野生硫璃金刚鹦鹉多生活在热带森林,常成群活动,鸣声粗野。食物主要是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巢营于树洞中

公主鹦鹉

身高:45(厘米)

起源地:澳大利亚

平均寿命:15(年)

两性差异:雌鸟的冠和尾上覆羽的颜色比雄鸟灰暗

繁殖:孵化期19天,42天后羽毛长成。

幼鸟:与雄性成鸟相似,但羽色较暗。

品种介绍:适合笼养,容易繁殖。

绯胸鹦鹉

别名:海南鹦鹉、鹦哥、达摩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广东及海南岛。   绯胸鹦鹉体长约33厘米,羽色艳丽、上绿下红,有长长的楔状尾,十分漂亮。雄鸟上嘴红、下嘴褐色,头顶蓝灰色,额基至两眼有一条黑纹,下嘴基部至颈两侧有宽阔黑带,眼围围绿色,喉和胸红色。雌鸟上、下嘴均为黑褐色,喉和胸橙红色。

  常在山麓常绿阔叶林间,罕至0米以上的山地,喜成群活动。平时觅食浆果、坚果和其他各种果实、幼芽和嫩枝等,秋季结群游荡田间,掠食成熟或将要成熟的谷物。善攀蹬树木,飞行循直线而甚急速。夜间常与八哥和鸦类等相混栖宿树上。3—5月间在落叶树林或常绿林中的树洞中营巢,常结群繁殖,一棵树上可有数对营巢,每巢产3—4枚白色有光泽的卵。

葵花凤头鹦鹉

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凤头寿命很长,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也有的活到60-80年。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的羽毛雌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眼沙为黑色,雌鸟为褐色。

食物以葵花籽、玉米、花生米、高粱、稻子为主,每天加喂些苹果和少量青菜。人工饲养应采用金属笼或金属架,架两边设有金属的食罐、水罐。葵花凤头鹦鹉嘴掾坚硬,破坏性强,饲主要经常检查锁链牢固情况,以免鹦鹉咬坏后逃跑。该鹦鹉聪明,乖巧,富有感情。鸣声响亮,善学人语,深受朗鹦鹉爱好者喜爱。

鸟的选择

观赏饲养一般爱选择雄鸟。成鸟雌雄的区分可根据上嘴的颜色,雌鸟黑褐色,雄鸟红色。但幼鸟雌雄区别若是根据嘴的颜色,不太容易区分。因为幼鸟嘴色不仅雌雄相同。而且随着日龄而有变化。雏鸟时期呈红色、近离巢时变褐色,出飞后分别变成红色(雄鸟)或黑褐色(雌鸟)。

为了学“说话”,或者使其繁殖,最好选择幼鸟饲养。有人认为嘴基至颈侧黑带下面有粉红色纹的是雄鸟;无粉红色而直接与灰色部分相连的是雌鸟。

笼的选择

成对或成群饲养繁殖须设置大的金属丝笼或笼舍,设有横的栖木,便于雌雄在杠上依偎和交配。巢箱用木箱或树洞,内部空间以容下两只鸟为宜。除一端有直径8厘米的出入口外,其余全部封闭,整个巢箱或树洞宜横置,出入口稍向上.笼或笼舍大小,可依每对鸟4立方米设计。在北方,冬季饲养需保温(8度以上)。单只观赏宜用小型的弓型金属架,可挂在屋门口或廊下,驯熟后教会简单话语。   

饲养管理

绯胸鹦鹉的饲料可用稻子、苎麻籽、葵花籽(或花生)按7:2:1的比例混合做为主食,以各种水果和蔬菜为副食,并常给鲜绿树枝、砂粒和红粘土,任其自选。冬季稍提高脂肪性饲料的比例,比如苎麻籽和葵花籽(或花生)可分别占2成,育雏期补喂熟鸡蛋。水果和蔬菜切成方块或小段喂给,喂前用高锰酸钾水消毒、洗净,吃剩下的要及时取出,鹦鹉架养时要拴住脚,脚链宜轻而结实,要经常检查。绯胸鹦鹉初上架时不习惯,要适应一段时间。给它爱吃的花生米、水果之类,用手拿着喂,几天就能驯熟。教其学“说话”的时候,应把它放在安静的室内,每天清早喂食时教,边喂边说简单的话,每天总是这一句,待学会后再教第2句、第3句,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但不要教太复杂的。如有会说话的成鸟带就简单多了。笼舍饲养、底宜铺细砂,便于鹦鹉地面行走,也有利于清扫。每天清理吃剩下的食物,粪便可每周清理两次。每年初春和秋末分别清理巢箱,更换砂土和消毒笼舍一次。

繁殖

关于绯胸缨鹅的孵化期。育雏期观察的结果不一。有人记载,孵化期23一24天,育雏期20—25天;也有人认为孵化期28-30天,育雏期需30-35天,有待进一步证实。

  绯胸鹦鹉的繁殖比虎皮鹦鹉、牡丹鹦鹉(属)等小型鹦鹉要难一些。根据各地饲养的经验,饲养问题不大,重要的是环境是否安静和巢洞是否适宜。一般来说,笼舍周围僻静,舍内光线暗,以天然树洞为巢,比较容易繁殖成功。绯胸鹦鹉初次有繁殖迹象时,先不必过于关心,尽量少惊动。待看到壳掉出或听到雏鸟叫声,每天加喂一个熟鸡蛋,观察亲鸟取食情况,稍增加爱吃粒料的比例。顺利繁殖几窝后,再进行系统观察,积累资料。

  灰头鹦鹉、红领绿鹦鹉、大绯胸鹦鹉等中型鹦鹉的饲养,均可参考上述方法。

青绿鹦鹉:

两性差异:雌鸟翅上无红斑,羽色较暗淡。

繁殖:孵化期为18天,28天后羽毛长成。

幼鸟:与雌性成鸟相似,但羽色更暗淡。

品种介绍:雌雄鸟特镇明显,易于分辨。天生不具攻击性,是养在花园鸟舍中最理想的鸟种。

灰虎皮鹦鹉

身高:18(厘米)

起源地: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地区。

平均寿命:7(年)

两性差异:雌鸟在喙上方有褐色的蜡膜。

繁殖:孵化期18天,35天后羽毛长成。

幼鸟:眼睛为黑色,无白色眼圈;面罩较小,前额至蜡膜可能具横纹。

变种:饰片钴蓝的虎皮鹦鹉品种介绍:是最新的虎皮鹦鹉的品种,于年在世界各地开始流行。

杂色虎皮鹦鹉

身高:18(厘米)

起源地:澳大利亚

平均寿命:7(年)

两性差异:雌鸟在喙上方有褐色的蜡膜。

繁殖:孵化期18天,35天后羽毛长成。幼鸟:无白色眼圈;面罩较小,有时前额有横纹。

品种介绍:年在欧洲和北美出现。它是一种显性变异类型,相当容易繁殖,产生其他的颜色组合的可能性很大。

易变花蜜鸟

名称:易变花蜜鸟

身长:10厘米

平均寿命:7年

两性差异:雌鸟的羽色比雄鸟的暗淡得多;羽毛以橄榄绿和灰色为主。

繁殖:孵化期14天,14天后羽毛长成

很少鸟身上的斑纹和羽色能胜过花蜜鸟。它们是旧大陆的一种与蜂鸟很相似的鸟,但已失去了长途翱翔的能力。但它们飞行起来仍很敏捷,并能停栖在树枝或茎、梗上离花近的地方,用狭长的喙取食花蜜。

饲养方法

喂食花蜜和昆虫,例如果蝇。亚洲花蜜鸟比非洲花蜜鸟更喜欢吃昆虫。此外还要在它们的食物中加入切成小方块的水果和精细的软嘴鸟食物,并需喂食生色剂。气候温暖时可养在室外一段时间,但冬天要把它们移回室内。

繁殖 

繁殖时,易变花蜜鸟也许会用纤细的草和蜘蛛网筑巢。在繁殖季要把各对繁殖鸟分开饲养,因为雄鸟之间会彼此进攻。

蓝冠蕉鹃

名称:蓝冠蕉鹃

身长:40厘米

平均寿命:12年

两性差异:需进行专业鉴定繁殖:孵化期20天,28天后羽毛长成幼鸟:喙的颜色深;羽色比成鸟的暗淡

  蕉鹃类原产于非洲,蓝冠蕉鹃分布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这种鸟颜色鲜艳,适于笼养观赏。如果条件适宜,就很容易繁殖。

饲养方法

可用切成小块的水果,在绿色食物上撒上软嘴鸟爱吃的食物、软嘴鸟专用小食球来喂食。它们不喜欢吃小活饵。提供有充分的飞行空间的大鸟舍,至少要有3.6米长。它们能够忍受严寒,但脚爪容易受冻,所以仍要有可避寒的地方供栖息。

繁殖

想获得好的繁殖成果,就要把各对鸟分开饲养。它们需要敞口的柳条篮之类的平台来筑巢,雌鸟会在其中产卵,并在其中用嫩枝和类似的材料铺垫。要小心不要让雌鸟在产卵前被其配偶雄鸟粗暴的追逐,如果雄鸟不停的追逐雌鸟,就要把雄鸟的翅膀夹住,让雌鸟能得到安静。每对蓝冠蕉鹃都可能会在同一个繁殖季两度筑巢,但通常每窝只产2枚卵。

绿翅斑腹雀

名称:绿翅斑腹雀

身长:12.5厘米

平均寿命:6年

两性差异:雌鸟头部为纯灰色

繁殖:孵化期12天,21天后羽毛长成。幼鸟:腰部和尾为橙色,与成鸟的红色不同。

梅花雀科鸟类要区分成四个,斑腹雀类为其中之一,它们的体型比一些近缘的鸟类大些,要花较多的时间来照料,天气潮湿时须移置室内。除了斑腹雀外,红翅斑腹雀也是十分受欢迎的斑腹雀家族成员。

饲养方法

可用进口的雀类混和饲料喂养绿翅斑腹雀,并配以适当的活饵,当进入繁殖时期,绿翅斑腹雀对活饵的需求量相当大。鸟舍里要栽种茂盛的植物。绿翅腹雀喜欢较隐蔽的环境,进入繁殖期后尤其如此,否则它们会攻击其他的鸟。

繁殖

它们喜欢自己把巢筑在矮灌丛中,有时可能会在盒子或箱子中筑巢而不愿意用巢箱。干草是它们爱用的巢材,偶尔会地巢中铺垫羽毛。在夏季,一对绿翅斑腹雀差不多筑巢2-3次,雏鸟能自己进食后,就要与亲鸟分开饲养,便于亲鸟再度筑巢繁殖。

栗腹文鸟

名称:栗腹文鸟

身长:11.5厘米

平均寿命:5年

两性差异:需进行专业鉴定;雄鸟会啼唱。

繁殖:孵化期12天,21天后羽毛长成。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羽色比成鸟的暗淡。

  全身羽毛柔亮蓬松、毛色纯洁无瑕,是一种野生的亚洲雀。适应性强,易于饲养。把好几群栗腹文鸟饲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鸟的繁殖本能,繁殖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饲养方法

进口的饲喂雀类的种子混和饲料配以黍穗是栗腹文鸟的喜食之物。栗腹文鸟也吃鸟舍里的绿色食物,并捕食昆虫,例如绿蚜虫。它们啄食草籽,用草梗筑巢。已适应环境的栗腹文鸟相当健壮,在温带地区饲养须准备一个温暖的鸟舍供其过冬。把它们养在较大活动空间的鸟舍里,可消除它们的紧张情绪。

繁殖 

野生栗腹文鸟喜爱在竹林里筑巢,所以据说在鸟舍里放些竹子可以刺激栗腹文鸟繁殖,喂些浸过水的种子和小活饵也有利于繁殖,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近缘的栗腹文鸟。成群饲养反而容易使繁殖鸟数量稀少,减少鸟群的数量也许会有助于解决此一难题。

橙腹红梅花雀

名称:橙腹红梅花雀身长:9厘米平均寿命:8年两性差异:雌鸟羽色料暗,不具有雄鸟眼周围所特有的红条纹。繁殖:孵化期12天,21天后羽毛长成幼鸟:喙的颜色料深,羽色比成鸟暗淡,眼周围也无条纹。

这种身体娇小、羽色美丽的梅花雀一直深受养鸟者所喜爱,并已成功地饲养繁殖了好几代。它们不具攻击性,可与一些不会干扰它们的近缘种类饲养在一起。图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橙腹红梅花雀,另一种克拉克梅花雀的休型比较大一点羽色也没有这么鲜艳。

饲养方法

请用进口的雀类混和饲料配以黍穗、绿色食物及小活饵饲喂橙腹红梅花雀。这种鸟比较小,因此鸟笼的网眼不能超过1.25平方厘米,否则鸟可能会从网眼飞走。虽然夏天时它们在室外的笼子里能过得快活,但在温带的冬季,您还是得为它们提供良好的防寒措施。

繁殖

须为快要繁殖的橙腹红梅花雀准备好巢篮。在繁殖期间,亲鸟要特别补充动物性食物,所以须要添加白色蠕虫等等活虫,否则亲鸟很可能停止育雏。虽然它们也吃营养丰富的软性饲料,但光吃饲料是不够的,一定要喂食小活虫才能满足它们。

鹊鸲

别名:信鸟、进鸟、屎坑雀、四喜。

属雀形目,鸫科,分布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鹊鸲体长约21厘米。雄鸟上体大都黑色,翅有白斑,下体前黑后白,黑白相杂犹如喜鹊。幼鸟上体暗褐,喉和胸微沾黄褐,各羽的羽缘近黑。

平时大多栖于附近有些树木的园圃及栽培地带,见于人家附近。栖止时常展翅扇尾,并把尾羽扭向前方,几与头部相接触。不分季节,四时晨昏均善啭啼,故常被称为“四喜”。

所吃的物质纯为动物性,以甲虫、蝗虫、蝇、食蚜虻及其他昆虫的幼虫等为主要食料,余为螃蟹、螺、蜈蚣等。

  鹊鸲繁殖自4月间开始,雄者在此期间好斗。巢营于庭檐、屋顶、墙隙或树洞中,以苔藓、枯草、松针、细根及各种杂屑等杂乱堆集而成,简陋粗糙,或较笨厚,或甚浅薄。产卵通常5枚,呈淡绿色,上面杂以灰斑,并缀以红褐色微点。

1、鸟的选择

  鹊鸲是著名歌鸟,故一般只养雄鸟。它雌雄异色,容易鉴别。雄鸟黑白相杂婉如喜鹊。雌鸟头、颈、胸及背呈灰黑色,无金属光泽,腹部污白色。雄性幼鸟胸部有棕黄色羽斑,小覆羽赭白相杂。雌性幼鸟胸部具浅灰色斑点,小复羽具白色细点。

2、笼的特点

  鹊鸲为中型食虫笼鸟,用画眉笼饲养最合适;北方的点颏笼虽较小,较驯顺的鹊鸲也可用。

3、饲料和喂法   鹊鸲消化植物性饲料能力差,不宜喂粒料(如鸡蛋大米等),应喂粉料。粉料的成分各家不一,北方多喂点颏粉(绿豆面、玉米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1的比例配合),南方养鸟者常在粉料中加花生米粉,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按5:2:2:1的配比混合搓匀晾干。一般粉料为常备饲料,另外喂一些昆虫(如蝗虫、油葫芦、卷叶虫、黄粉等)或牛、羊肉沫(条)。有的用新鲜小河虾代替昆虫。

4、管理和调教

鹊鸲排便量大,而且有奇特臭味;它又喜欢水浴,笼底很容易污染。每隔一、两天就得清刷一次笼底和托粪板(或笼垫),水浴最好移水浴笼中进行。水罐每天清洗并换新鲜饮水。食罐中的粉料每次清刷笼底时更换新料。换羽期(8-10个月)减少水浴次数,增加蛋白质饲料比例(尤其是活的昆虫),并补充多种维生素。在南方,夏季需有纱布笼罩;在北方冬季需室内过冬,保温15℃以上为宜。

  鹊鸲也可象点颏一样用鸟架饲养,别有一番情趣。

横斑鹦哥

  横斑鹦哥在养鸟业中较少见,但这种来自南美的鹦鹉天性安静,不具攻击性,加上它们容易繁殖,因此在笼养鸟中仍占据一席之地,是讨人喜爱的宠物鸟。它们可以和睦的生活,成群繁殖。这种鸟也有一些变种,其中最让人着迷的是来自荷兰的蓝色品种,但这一品种目前非常稀少,也曾一度有黄棕色品种的记录。

身长:15厘米

平均寿命:10年

两性差异:需进行专业鉴定;雄鸟的横斑比雌鸟的明显。   

繁殖:孵化期18天,35天后羽毛长成。

幼鸟:头部蓝羽颜色比成鸟的深

饲养方法

  可喂食小谷类种子、黍穗、向日葵或小松果、绿色食物和水果等,尤其是时令浆果,它们特别爱吃向日葵种子,但还是应鼓励它们吃其他种子。可补充些维生素D和K。把这种鸟养在有较多遮荫的笼舍里,它们不喜欢明亮的光线,还应提供巢箱供栖息。如果从幼鸟开始养起,将会发育成一个令人惊奇的宠物,不具攻击性。喜欢在雪中沐浴,下雪时会在笼中快乐的扇动翅膀,但笼养鸟在天气非常寒冷时,也需要额外提供保暖设施。

繁殖

  提供巢箱和木屑,如果养了一群鸟,要把所有的巢箱都放在同一高度,以免引起争斗。窝卵数可多达8枚。:

橙颊梅花雀

名称:橙颊梅花雀

身长:10厘米。

平均寿命:4年。

两性差异:雌雄难辨;雌鸟羽色较浅,橙色颊斑比雄鸟小。

繁殖:孵化期12天,21天后羽毛长成。幼鸟:羽色比成鸟浅,头部灰褐色。

西非梅花雀家族中最小的成员之一,容易照料,因而饲养十分普遍。生性害羞,有人走近时会躲到笼子里种植的植物后面,但时间一久就十分驯服,能与大小相近的梅花雀类和睦相处,少有侵略行为。最好不要把它们与喧闹的鸟共养在一处,否则会影响它们的筑巢行为。

饲养方法

  喂食掺有小米和其他谷类专用的混合饲料。也会吃某几种绿色食物和无脊椎动物。植物丰茂的鸟舍里,当它们在离地面近的地方筑巢,不耐寒冷,冬季须养在室内,奏来临时,再放回室外鸟舍中。为了保证繁殖成功,请在春季到来后尽早把它们妥善安置在繁殖的笼内。

繁殖

  在繁殖时期,要为它们准备筑巢用的盒子,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否则会使它们放弃筑巢。不受干扰的橙颊梅花雀每个繁殖期可产2-3窝卵。幼鸟孵出后,要喂些大小适中的白色蠕虫。

乌 鸫

别名:百舌、反舌、中国黑鸫、黑鸫、乌鸪、乌鸫。

属雀形目,鸫(亚)科。留居新疆西部,东至长江南北两岸及以南地区。

全长约26厘米。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概黑色。下体黑褐,颏缀以棕色羽缘,喉亦微染棕色。嘴黄,脚近黑色。

平时栖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亦常至垃圾堆及厕所等处找食。歌声嚎亮动听,并善仿其他鸟鸣。主食各种昆虫幼虫、蚂蚁、淡水螺、蟑螂等,也吃樟果、榕果等果实,以及杂草种子等植物。3—7月繁殖,巢大都营于乔木的枝梢上,距地面约3米,以枝条、枯草、松针等混泥筑成深杯状。每巢5卵,呈浅绿色而满布粗细不匀的淡紫色和栗褐色斑纹。

1、鸟的选择

  乌鸫为我国南方喜欢饲养的歌鸟。野生成鸟野性大,难驯熟,故多掏取幼鸟人工喂养。雌性成鸟与雄鸟稍不同,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均黑褐色,背部色稍淡;颏和喉浅栗褐色,缀以暗纹;下体余部亦黑褐,但稍沾栗。幼鸟雌雄较难区分,一般认为雄性幼鸟初级飞羽有明显金属光泽雌性幼鸟无此光泽或不明显。

2、笼的特点

  饲养乌鸫用八哥笼为宜,也可用画眉笼,或自制类似大小、亮底、条间距2厘米的竹笼。

3、饲料和喂法

  掏到乌鸫雏鸟,一般喂豆制品(如白豆腐干或白豆腐皮),切成适口小块用竹签挑着喂;最好再加新鲜肉沫拌粉料(如点额粉、雏鸡料搓的20%的熟鸡蛋黄等)调成稠粥状,用竹蓖挑着喂。

_   成年乌鸫以鸡蛋大米或鸡蛋小米为常备饲料,每天喂一食抹(食缸)软料(肉沫+熟鸡蛋+水果沫+菜沫+昆虫),两小时内吃完为度。

4、管理和调教

  大约10月份,幼乌鸫已换成鸟羽衣,是学口的好时期,应开始遛鸟。每天清晨提鸟笼到公园或郊外让它聆听鸟叫,或使其跟“教师鸟”学口。

  日常管理的重点是食水的卫生,笼子和用具的清洁。夏季每天水浴一次,冬季设法提高室温,保证每周水浴一次。换羽期饲料中一定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否则常会因脱不下羽毛而难以过冬。

二十八草鹦鹉

中名:二十八鹦鹉(二十八草)

英名:Twenty-eightParrot

学名:BarnardiusZonarius

分布:澳洲中部到西南部

形态及习性:

  长尾的中型鹦鹉,身长约38公分,平均体重约为gm。公母鸟的性别不易区分,深蓝黑色的头部、颈部有黄色带、胸部是草绿色。外观美丽,体形适中,因此非常适合作为家庭宠物。

繁殖季节为每年七到九月,每年可生两窝,每窝3-6个蛋。孵化期为19天。食物以混合的种子为主,偶而加入新鲜蔬果及墨鱼骨作为副食。

袖白鹦哥

中名:袖白鹦哥

英名:CANARY-WINGEDPARRAKEET

学名:Brotogerisversicoluruschiriri

分布:

南美

形态及习性:

  身长约23公分,全身为绿色仅翅缘有白到亮黄色翼斑,寿命约15年.个性安静温和,饲养初期可能有些羞怯,食物以一般鹦鹉用混合种子及绿色蔬菜为主,偶而加入水果.公母的区分须经由专家鉴定,繁殖用巢箱大小为20X20X40公分,每次可生5-6个蛋,幼鸟在七-八周即可离巢

八 哥

别名:鸲鹆、鹦鹆、寒皋、华华。属雀形目,椋鸟科。广泛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八哥体长约25厘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嘴和脚黄色额前羽毛耸立如冠状;两翅有白色斑,飞行时尤为明显,从下面看宛如“八字”,故有八哥之称;尾羽具有白色端。栖居平原的村落、田园和山林边缘,性喜结群,常立水牛背上,或集结于大树上,或成行站在屋脊上,每至暮时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鸣片刻后栖息。夜宿于竹林、大树或芦苇丛,并与其他椋鸟或乌鸦混群栖息。食性杂,往往追随农民和耕牛后边啄食犁翻出土面的蚯蚓、昆虫、蠕虫等,又喜啄食牛背上的虻、蝇和壁虱,也捕食象、蝗虫、金龟、蝼蛄等。八哥的植物性食物多数是各种植物及杂草种子,以及榕果、蔬菜茎叶。4—7月繁殖,每年2巢,巢无定所,常在古庙和古塔墙壁的缝隙、屋檐下、树洞内,有时就喜鹊或黑领棕鸟的旧巢加以整理,或借用翠鸟之弃穴。巢形大而不整,略呈浅盂状,由稻草、松叶、苇茎、羽毛、软毛及其它废屑堆积而成。产卵4-6枚,卵呈辉亮的玉蓝色。

鸟的选择

  八哥羽衣不华丽,歌喉也不很美,但不怕人、聪明、善仿人言。有人惯养八哥为的是让它跟人玩,但多数人是为听其学“说话”。因而对雌雄选择不严格,关键是要以幼鸟开始饲养。但有人认为,八哥雌鸟比雄鸟更善于模仿。根据经验认为嘴呈玉白色、脚橙黄色的比嘴灰褐色、脚黄褐色的八哥更“聪明”。

笼的特点

  八哥和鹩哥等椋鸟科的鸟均属大型笼鸟,笼子应大一些。因其食性杂、食量大、排便多,笼应为亮底、下有托粪板。另外,八哥的嘴强有力,身体健状,笼宜坚固。一般高48厘米、直径36的厘米、条间距2.2厘米,条粗0.4厘米,竹制、铅丝(14号)制均可。鲨鱼皮栖杠一根,食水罐、软食缸各一个,比一般鸟的深、大、结实。

饲料和喂法

  成年鸟以鸡蛋大米为常备饲料,每天上午喂一软食缸肉沫、水果(切成小块)、粉料(同画眉)拌成的软食,量以在1—2小时之内吃完为限。幼鸟食料可把粉料和肉沫加水或用芭蕉调成泥状。团丸填喂,每天5—8次。待鸟能自己吃食时改成软食,羽毛长齐后再加鸡蛋小米。

管理和调教

八哥粪便多而腥臭,要每隔一天清刷一次笼底和托粪板。同时应常使鸟水浴。可将八哥放在水浴笼任其自行洗浴,用喷壶淋浴也可,水浴后置阳光下晒干。水罐每天换水,因为吃软食常涮嘴,容易污染。

  自幼羽至成羽期间教鸟“说话”最好,每天早晚空腹时教,周围环境要安静,无噪杂声音。教的话音节应先少后多,一句学会后再教第二句。每“说”清楚一次便赏给鸟喜欢吃的食物。象香蕉、昆虫等。需多次重复,一般学会一句需3—7天,能学会10句话的就是优秀者。

  用学会说话的老鸟带最省事,教话时让鸟对着镜子见效快。至于八哥学“说话”必须给舌头动某种手术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多数鸟的发音器官是位于气管下端、支气管分支处的“鸣管”,靠附着肌肉的收缩而发音的,而人的声带是在气管上端。

  林八哥、北椋鸟、灰背嫁鸟、黑领椋鸟等椋鸟科的鸟均可以上述方法饲养。成对饲养多在大的笼子或房舍内,安放树洞巢或木巢箱,有的动物园曾繁殖成功。

大苇莺

别名:苇串儿、芦稿鸟、剖苇。

属雀形目,莺(亚)科。繁殖于我国东部、西部至鄂尔多斯、新疆东部及长江中游;迁徙时见于广东、云南、台湾等地。

  大苇莺体长约18厘米。上体橄棕褐色,眉纹淡黄色,下体呈沾黄的白色,胸部具有少数不明显的灰褐色纵纹。幼羽色似成鸟,但上体较黄。翼羽除初级飞羽外,均具黄褐色边缘,颏和喉为沾黄的白色。

常栖匿于河边或湖畔的苇丛间,有时也飞至附近的树上。在繁殖时期,常高踞巢附近的芦苇顶端及树枝上,高声鸣叫。鸣声富于音韵,颇为动听。性十分机警,常突然飞向更动地方。

大苇莺吃蚁类、豆娘、甲虫、水生昆虫以及蜘蛛、蜗中等,也吃水生植物种子。

巢营于稠密的芦苇丛中,距地面或水面约1米。巢呈深杯形,连结在3—4棵苇草上,以干燥的枯草、枯穗、草根等构成。卵每产3—6枚,通常4枚,呈蓝绿色,而杂以浓淡不等的污褐色乃至紫褐色斑点

1、鸟的选择

野生成年大苇莺较难适应人工环境和饲料,成活率较低,即使有活下来也很少鸣叫,因而一般捕获当年幼鸟饲养。

2、笼的特点

大苇鸳为中型食虫笼鸟,点额笼饲养较好,也可用画眉笼。

3、饲料和喂法

大苇莺是典型食虫鸟,而且主食细小昆虫,因而对人工饲料要求较高。通常喂的粉料要比点颏的粉料细,更富营养和易于消化。配比为绿豆面、黄豆面、熟鸡蛋黄、淡水鱼粉按4:2:3:1的比例。昆虫宜为较嫩的幼虫及蛹,如刚脱皮的黄粉幼虫及蛹、玉米螟幼虫、皮虫之类。粉料为常备饲料,每天喂一食抹细肉沫、昆虫幼虫拌粉料。

4、管理和调教

新掳获的大苇莺幼鸟须“捆膀”后放到有笼罩的黑暗笼中,用较稀的软料和活的昆虫幼虫诱食。待鸟认食后再逐渐增加软料的浓度,至能吃干粉料才算真的成活。在可能条件下尽量让鸟水浴,浴后立即把水盘取出,笼垫经常更换,保持清洁,以防腐蚀鸟足趾。

蓝冠短尾鹦鹉

身高:12(厘米)起源地:东南亚和菲律宾平均寿命:15(年)两性差异:雌鸟的羽色较暗,喉部无雄鸟的鲜红色羽毛。繁殖:孵化期为20天,35天后羽毛长成。幼鸟:与成年雌鸟相似,但羽色更暗。变种:有包括春天悬挂鹦鹉九种不同的变种。品种介绍:常倒挂在枝条上栖息。

虹彩吸蜜鹦鹉

 虹彩吸蜜鹦鹉也叫小五彩鹦鹉、彩虹鹦鹉、五彩绯胸鹦鹉、红胸五彩鹦鹉、胸赤五色、青海鹦哥等。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帝汶和澳大利亚东部、北部等地。

虹彩吸蜜鹦鹉体长25-30厘米,体重-克。嘴为橘红色,脚为蓝灰色。头顶、下颌及脸颊部为深蓝色。枕部和颈上部有紫褐色和黄绿色的环带。背部、翅膀和尾羽为绿色。胸部为红色,并具有黑色的带状块斑,腹部、两胁为暗绿色,并有红色横斑,尾下覆羽为黄色。

野生的虹彩吸蜜鹦鹉栖息于低地森林、公园和庭院等地。成对或集群活动。活泼好动,从一个树丛飞到另一个树丛。叫声嘈杂。飞行呈直线,速度快。以树木的花、果实、种子、嫩芽,以及昆虫等为食。每年12月份开始发情、求偶,巢筑在高高的空心树干里。每窝产卵2~3枚。卵为纯白色,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

太平鸟

太平鸟又叫黄连雀、十二黄。属雀形目,太平鸟科。分布于甘肃、陕西、长江以南等地。东北部地区也可见到。这种鸟为冬候鸟。太平鸟羽毛美丽,外姓高贵,是人们所喜爱的冬季观赏鸟。

体长约20厘米。大部分羽毛灰红色。头顶的羽毛向后出显得格外高贵。上下嘴各有一条黑色斑纹想眼部和喉部延伸。翅羽的外沿颜色为黑色,内为有黄色。

太平鸟喜群居,大群鸟在枝头鸣叫,同时伸展头部羽毛。主要食物为浆果,如葡萄等。太平鸟用枯草和羽毛筑巢,碗形状,内垫棉絮或羽绒。每窝产蛋4~6枚。

饲养太平鸟可用画眉笼,也可以架养。要选择容量较大的食罐和水罐,每天两次喂食加水,饲料可选择熟红薯、柿枣、柿子、柿饼等浆果。太平鸟的粪便稀软,数量多,要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应每天清刷鸟笼1次,或更换垫纸。由于怕热,夏季注意防暑。

靛颏鸟分红靛颏和蓝靛颏两种。

红靛颏又叫红颏、靛颏、红喉歌鸲、红脖(公)野鸲、红桔、白靛颏(母)、芦稿鸟、树勒煞、红蛋壳等十多个别名,是蓝靛颏的姐妹鸟。

红靛颏为迁徒性鸟,夏季在我国东北和西北青海和四川北部地区繁殖。秋末开始南迁,途经华北、华东各省,到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越冬。红靛颏迁徙时寂静无声,途中栖息在菜园、草丛、农作物、灌木丛里。此时正是捕捉它的好机会,故有“春蓝秋红”之称,意即春天捕捉蓝喉歌鸲,而秋天捕捉红喉歌鸲。它与蓝喉歌鸲、蓝歌鸲称为歌鸲三姐妹,是我国名贵笼鸟。

我国饲养红靛颏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十分讲究的靛颏笼。饲喂的饲料南北地区不尽相同,不过一般用靛颏粉料,并经常给些新鲜的牛羊肉末、面包虫或玉米螟幼虫。新饲养的靛颏,常惊恐不安,不吃食。为了防止撞笼和损坏羽毛,减少体力消耗和保持安定,需要“捆膀”。就是将鸟两翅最外侧4~5枚飞羽交叉在腰部,用棉线结扎,并把其余飞羽翻到结扎处上方。如果发现鸟儿还不安定,抓笼擦尾,则需要把整个羽尖捆上。

  捆好的鸟放入笼内后,盖上笼罩,置静处“认食”。就是笼内放入面包虫或玉米螟虫,在食罐里放上稀糊状的靛颏粉,加上鲜肉末,再放几条虫,撤掉水罐。让鸟饿了吃笼内或食罐里的虫,渴了饮食罐中的粉粥。如果发现笼里的虫和稀食都吃干净了,再添新的食物,一般2小时添加一次。这样坚持几天,鸟儿就会认食了。然后将罩打开,悬挂于高处,并逐渐提高粥状食的浓度,待红靛颏能吃干的粉料时,再放入水罐和食罐,分别加粉料和水。饲养红靛颏,冬季要防止感冒,要求室温保持在15~20℃之间,而且温度不能忽高忽低,更不宜外出遛鸟。

蓝靛颏又叫蓝颏、靛颏、蓝脖、蓝喉歌鸲、九圈领等。属雀形目,翁鸟科、鸫来科。夏季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繁殖,秋末迁徙时,经东部和中部各省,到云南西部、广东、福建一带越冬。

一、形态特征

  蓝靛颏体长约14厘米。雄鸟上体羽色为土褐色,头顶羽色较深,有白色眉纹,喉部亮蓝色,中央有粟色块斑,胸部有黑色和淡粟色两道宽带。腹部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棕白色。雌鸟喉部无粟色块斑,俗称“膀点”。

二、生活习性与繁殖

  蓝靛颏为食虫益鸟,每年5~7月间为繁殖期,巢由杂草的根、叶构成,内有细草或毛发。每窝产蛋5~6枚,蛋呈淡绿色或橄榄褐色,表面有暗褐色斑纹。

蓝靛颏的饲养、换食、饲料品种、喂法,以及管理方法等与红靛颏相同。

图文由天津论坛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海口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ekd.com/wacs/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