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真菌感染的特征及用药

手足癣,应该非常多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皮炎平擦在患处会很舒服,很多人手足癣使用皮炎平。希望通过此文,大家能够合理安全用药!

手足癣

足癣

又称脚癣或香港脚,是发生于脚掌、跖与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接触足癣患者;

  二是使用足癣者的鞋袜、日常用品。

诱发足癣的因素:

(1)多汗者

足跖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皮肤表皮而呈白色浸渍状,尤以趾间最明显,严重多汗者可起水疱,或角化过度,易继发真菌感染而致足癖。

(2)妊娠期

内分泌失调,使皮肤抵抗真菌的能力降低。

(3)肥胖者

指(趾)间间隙变窄,十分潮湿,易诱发间擦型脚癖。

(4)足部皮肤损伤

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真菌易于侵入。

(5)糖尿病患者

体内缺乏胰岛素使糖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易诱发间擦型足癣。

(6)长期服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手癣

又称鹅掌风,为发生在手掌、手指外的光滑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多继发于足癣。

临床表现

足癖常分为5种类型(手癣与脚癣相同):

1.间擦型

第3、4趾间,也可波及全趾,趾间皮肤浸软、脱皮、部分趾间皮肤皲裂,有时有红色的糜烂面,有臭味,夏重冬轻。

2.水疱型

在足跖、足缘部,常有水疱成群或散在,局部皮肤潮红,有时继发细菌感染,水疱变为脓疱,以夏季多见。

3.鱗屑型

足跖部,损害以鱗屑为主,伴有稀疏而干燥的小水疱,局部有红斑、丘瘆,四季皆可发生,以夏季多见或加重。

4.角化型

足跟、足跖、足旁部,皮肤干燥粗厚、角化过度,皮肤纹理增宽,易发生皲裂,四季皆可发生,以冬季多见或加重。

5.体癣型

足背部,损害以典型的弧状或环状的体癖改变,常并发体癣,以夏季多见或加重。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

1.水疱型脚癣

可外搽复方苯甲酸酊、十一烯酸软膏,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或应用1%特比萘芬霜剂、咪康唑霜剂,外用涂擦,连续2~4周。

2.间擦型

应尽量保持干燥,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水洗或使用肥皂,不要搔抓,可先用0.1%依沙吖啶(利瓦诺)液或3%硼酸液浸泡后涂敷含有5%水杨酸或5%~10%硫黄的粉剂,无明显糜烂时,可应用足癣粉、足光粉、枯矾粉,或局部涂敷复方水杨酸酊或复方土槿皮酊,连续15天,在渗出不明显时,可用10%水杨酸软膏按常规包扎。

3.对鱗屑型和角化型足癣

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3%克霉唑软膏、2%咪康唑霜剂、10%水杨酸软膏或应用1%特比萘芬霜剂,外用涂擦,连续2~4周,或应用包扎治疗。

4.手癣

用药与足癣相同。治疗手癣的最佳方法是采用药物封包治疗,睡前选用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20%尿素乳膏(可任选其一)涂敷于手上,按摩5分钟,用塑料薄膜和3层纱布包好,连续1~2周。

环吡酮胺

该药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兼具抗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及抗炎的作用,因此很适合治疗易继发细菌感染的趾间型足癣。外用,涂后应轻轻搓揉数分钟,2周为一疗程。

联苯苄唑乳膏

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真菌病,如手、足癖,体、股癖,花斑癣等,外用2~4周为一疗程。涂布患处,并轻轻揉搓几分钟。

处方药

口服抗真菌药治疗

以上手、足癣尤其是角化皲裂型足癣。

抗生素治疗

对有化脓感染的脚癖者。

伊曲康唑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深部真菌所引起的系统感染,如真菌性角膜炎、口腔念珠菌病、皮肤真菌感染如体癖、股癖、手足癖、甲癣。甲癣需每月服一周,连续3月,个别情况下疗程延长到6个月。

特比萘芬

治疗严重的体股癖、手足癣和甲癖,连续服2周、4周和2~3个月。

用药注意

克霉唑制剂

可发生过敏及刺激症状。妇女妊娠时并不禁忌在皮肤上局部应用克霉唑。

联苯苄唑

可出现局部过敏症状,如瘙痒、灼热感、红斑;极少数人出现灼痛、脱皮等。每日使用一次,但最好在晚上休息前使用。应用后用药部位可能发生疼痛及其外周水肿等。这些不良反应停药后即可消失。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在哺乳期间,本品不得涂抹于胸部,在怀孕的前3个月,未经咨询医生,请勿使用本品。

咪康唑

局部外用可引起皮肤刺激性。避免接触眼睛。摩擦部位宜用洗剂,若用乳膏涂少量后应擦匀,以免发生浸泡作用。。如皮肤有糜烂面,应首先应用洗剂(不用乳膏)。

环吡酮胺乳膏

外用,偶见局部刺激症状,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若用药部位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禁用。

十一烯酸软膏

症状消失后,应继续用药2周,如治疗4周未见好转,需向医生咨询。对持久的真菌感染,白天使用撒布剂,晚上使用软膏。感染缓解、症状消失后,可继续使用撒布剂,以防再次感染。

酮康唑乳膏

禁用于急、慢性肝病患者。与乙醇合用,发生肝毒性的机会增加,故接受长期治疗或有肝病史者应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

糖皮质激素制剂

在体、股癣尚未根治前,禁止应用,如曲安奈德(去炎松)乳膏、氟西奈德(肤轻松)乳膏,以免加重病变。

预防养护

①外用药期间,对患部皮肤尽量不洗烫,少用或不用肥皂和碱性药物,少洗澡,以使抗真菌药在体表停留的时间延长,巩固和提高疗效;

②若患者同时患有手、足癖,必须同时治疗,以免由瘙抓引发再次感染。体股癣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抗真菌药的同时,宜控制血糖;

③保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糜烂型足癣忌用热水洗烫,鞋袜应定期洗烫,在夏季潮湿的季节,宜在适宜场合经常解开鞋带而释放湿气,保持足、体、股、大腿部的皮肤干燥;

④避免直接接触病兽、病猫、病犬,预防真菌的传播。

足癣注意

①穿透气性好的鞋,并保持鞋袜的清洁干燥,鞋子可使用短波紫外线等器械清除细菌和致病真菌,减少复发。

②避免长期将手足浸泡水等液体中,脚掌出汗多时可使用抑汗剂,如6.25%~20%的氯化铝。

③不与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指甲刀、鞋子、袜子等。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口服联合外用抗真菌药物对中重度足癖的效果与常规疗程的口服抗真菌药相当,而优于单独外用抗真菌药。

纠正误区

①使用外用药症状消失后,真菌仍然存活在皮肤鳞屑或贴身衣物中,遇到潮暖环境,又会大量繁殖,导致癣病复发。因此,表面症状消失后,仍要坚持用药1至2周。

②激素类药物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滥用激素软膏,会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不良反应。而体癣、手足癣、股癣等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涂擦激素软膏往往只能起到一时的缓解,但由于抑制了免疫作用,反而促进了真菌繁殖,加重病情。

③口服或外用抗真菌药物大多属于处方药品,需要谨慎并由医师诊察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预防要点

①真菌性皮肤病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正确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如家庭成员或宠物有癣病者应积极治疗,对污染的衣物应采取晒、烫、煮、熏等措施,对带菌的毛发、鱗屑及痂皮等应采取焚毁措施,注意不与患者共用曰常生活。

②患糖尿病的人容易发生癣病,因为皮肤里含糖量增加,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养料。

价格:48元/支

联系

卢立康唑是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开发的咪唑类抗真菌药物,较早即开始非临床试验及乳膏的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第一阶段,其后由于战略原因停止了开发进程。90年代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与Pola化工株式会社签署协议共同开发,Pola化工株式会社于开始乳膏的Ⅱ期临床试验第二阶段及Ⅲ期临床试验,并进行了洗剂的Ⅰ期临床试验及与乳膏的对比试验。最终本药于年6月获得批准,年7月20日起以商品名ルリコン(Lulicon)上市,乳膏及洗剂规格均为1%,用于下列真菌感染:癣病--脚癣、体癣、股癣;念珠菌感染—指间糜烂症、擦烂;癜风。

适应症特点折叠

真菌性皮肤病是皮肤组织部位真菌感染的结果。真菌感染部位可分布于全身皮肤,发病最高的为角质层,其典型代表病症为癣病、念珠菌感染及白癜风。调查显示,皮肤真菌感染患者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13%左右,其中包括88.0%的癣病患者、8.5%的念珠菌感染患者和3.4%的白癜风患者,癣病中又有64.0%为足癣。

癣病是一种难治性皮肤疾病,病程缓慢,治疗复发率极高,发病时炎症明显,周边有水疱、脓胞、鳞屑及结痂等皮损现象,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癣病包括足癣、体癣、股癣等。足癣是皮肤癣菌侵犯跖趾间皮肤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俗称“脚气”。足癣很常见,世界各地均有,是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我国城市中成人发病率可达60%以上,不但可以传染自己,还可以传染他人,是产生手癣、体癣、股癣和甲癣的根源。体癣是发生在平滑皮肤上的浅层真菌感染。股癣是特指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的皮肤真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属,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该病原菌既可侵犯皮肤和粘膜,又能累及内脏。最常见的皮肤念珠菌感染包括指间糜烂和擦烂。指间糜烂多见于长期浸泡于水中的作业人员,以3-4指间最为常见,指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浸渍的皮肤,呈界限清楚的湿润面,基底潮红,可有少量渗液。擦烂是发生在皱折部位的皮肤急性炎症,表现为皮肤红斑、肿胀、潮湿、多汗、表皮浸渍,易有糜烂及浆液渗出,继发感染可形成微小脓疱及溃疡,

白癜风是后天因皮肤色素脱失而发生的局限性白色斑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皮肤病中三大顽症之一。世界上各色人种、各种民族均可得病。全世界发病率约在1—2%左右。我国大约在2%左右。白癜风虽无自觉症状,但给患者精神上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美容和社会交往。

药理学研究结果折叠

(一)主要药效学研究

体外抗菌活性测定中,卢立康唑显示了其广谱强效抗菌性。在对发癣菌属、念珠菌属、表皮癣菌属等多个菌种的的抗菌试验中,卢立康唑的MIC值均小于现在经常使用的各抗真菌药物。

体内抗菌试验:进行了卢立康唑及现有抗真菌药物对豚鼠足癣、体癣、念珠菌感染等模型治疗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证实了卢立康唑对足癣、体癣、念珠菌感染等的疗效均好于现在常用的药物。

(二)一般药理学研究

卢立康唑对小鼠一般症状及活动无影响。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对小鼠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无影响(包括对自发运动量、睡眠、电击痉挛、药物诱发痉挛、痛觉、体温的影响)。

对家兔自主神经系统及平滑肌功能无影响。

对狗呼吸、循环、消化系统功能无影响。

对大鼠体内水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三)毒理学研究

急毒:大鼠概略致死量为mg/kg以上(皮下注射、透皮吸收);犬概略致死量为mg/kg以上(透皮吸收)。

长毒:大鼠4周透皮吸收试验中安全剂量为mg/kg/日,犬4周透皮吸收试验中安全剂量为25mg/kg/日。

生殖毒性:基本不影响雌雄大鼠的生殖能力和胎儿的发育。

遗传毒性、致癌性:无。

局部刺激性:乳膏及洗剂皮肤刺激性均很低;洗剂稍有眼部刺激性。

临床研究结果折叠

对照试验及一般临床试验例治疗后真菌消失率(直接镜检)及皮肤症状改善率如下:

乳膏(共例)溶液剂(例)

真菌消失率皮肤症状改善率(中度改善以上)真菌消失率症状改善率(中度改善以上)

足癣74.6%(/)91.5%(/)65.1%(69/)90.6%(96/)

体癣89.6%(69/77)97.4%(75/77)

股癣%(14/14)85.7%(12/14)

指间糜烂84.0%(21/25)69.2%(18/26)

擦烂93.8%(30/32)%(32/32)

癜风84.2%(48/57)96.5%(55/57)

例使用卢立康唑的患者(乳膏例,洗剂例)中,有28例(2.5%)出现副作用,所有副作用均为涂药部位局部性作用。其中使用乳膏的患者中出现瘙痒7例(0.7%),皮肤发红6例(0.6%),刺激感、接触性皮炎各5例(0.5%),疼痛4例(0.4%),湿疹2例(0.2%);洗剂组出现刺激感及接触性皮炎各1例(0.9%)。

药物特点折叠

1.是一种全新的化合物,不会有耐药性等问题。

2.皮肤贮留性好(减少涂抹次数,缩短一半以上治疗期)。

3.抗菌谱广(对发癣菌、念珠菌及白癜风致病菌等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4.抗菌活性强(对引起癣病的发癣菌的抗菌活性优于现在普遍应用的盐酸特比萘芬;对念珠菌及引起白癜风的酵母菌的抗菌活性高于已知具有最高抗菌活性的拉诺康唑。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中,卢立康唑也显示了优于现有抗真菌外用药的治疗效果)。









































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ekd.com/wacs/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