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杏林中医如何保住发炎的扁桃体

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m.39.net/pf/a_4419219.html

咽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只发展大内科,其他分科如眼科、喉科之类,得不到重视,发展受到影响,甚至有凋谢之危险!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全国中医喉科主治医师以上的人才,只剩下十多人了!中央指示:“中医不能丢”!我们应从各方面去加以检查纠正。中医各种专科是有生命力的,应努力发掘、整理、提高。

先父(邓梦觉)曾患骨槽风,(此病起于齿槽,初则硬肿难消,溃后疮口难合,多致不救)我父不能自医,求治于同行冼分家先生,冼氏给药散一包,遵嘱撒于患处不十日而愈。冼分家不是他的原名,因治愈一骨槽风之危重患者,分了一半家产给他,因改此名。这一宝贵的经验未闻有传人,很可惜!

先父之友名冼栈,急从香港来穗,用笔自诉上午九时喉痛甚,乘车至我家时,喉间阻塞,已不能言。父亲诊断为“缠喉风”,除辨证处汤方外,即用郑梅涧氏《重楼玉钥》之“金锁匙”散方,命我去药店求制成药散,约一小时药散制备,我为之用纸管吹喉,约20分钟一次,吹后出痰涎甚多。下午1时服汤药。经上述治疗,下午3时已能发声,至晚上喉痛大减,语言顺利。翌日返港继续吹喉,(隔一小时一次)服药二剂而愈。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医案。

金锁匙方为:焰硝(又名火硝)45g、硼砂15g、冰片1g、雄黄6g、白僵蚕3g,各另研细末,再和匀收固,每吹少许入患处,痰涎即出。

举上述病案,意欲说明中医临时制药亦可以治急症,若是喉科医生,药早制备,效当更速。

白喉是急性传染病,郑梅涧治白喉用养阴清肺汤,疗效为中医所公认。20世纪60医院一位西学中的院长曾以此方治白喉取得疗效,后进行科学研究,筛选其中数味药制成口服液,计治愈一例白喉只花一元多钱,真是验、便、廉。又曾以此药防治某地区之白喉病流行,取得显著之效果。他说如果采用白喉血清防治,要全国各地支援供应才够用,而且中药防治无血清之不良反应云云。惜未闻推广!

郑梅涧之《重楼玉钥》不愧为清代喉科之杰出著作。其理论与经验值得珍贵与发扬。

我治一慢性扁桃体炎兼咽部白斑之患者,亦采用梅涧氏之“吹药方”加味而愈。

患者鲍氏,女性,34岁,先患化脓性扁桃体炎,以后变为滤泡增生性、慢性扁桃体炎并上生角化白斑多年。患者为西医师,顾虑角化白斑为癌前病变,忧心不已。患者年10月26医院五官科诊查:常有咽喉痛,两侧扁桃体(+),有黄白色棱状物突起,间接喉镜见右侧舌根部亦有波及。同年11月7日检查:扁桃体两侧角化症棱状物仍较明显,右侧舌根部同前。年12月2日来诊。患者除喉痛外兼患慢性肝炎,人瘦、面色少华,心情抑郁,舌嫩苔薄,脉弦细,除用疏肝健脾药以治其肝外,选用《重楼玉钥》治喉间发白之“吹药方”加硼砂治其喉。

“吹药方”为:西藏青果(原方用青果炭)6g、黄柏3g、川贝母3g、儿茶3g、冰片1.5g、凤凰衣(即鸡蛋壳内之白衣)1.5g、硼砂6g,共研细末吹喉,每日3次未愈再制。

共吹药3月,喉痛已止白斑消失。年7月,医院治疗,五官科会诊检查已无咽喉白斑。追踪至年,慢性肝炎与喉病均未复发。

急性扁桃体炎是小孩常见病,一发作便高热不已,我常用下方治疗:黄芩、甘草、马勃、菊花各6g,薄荷叶(后下)、山豆根各3g,大青叶、牛蒡子各9g,连翘15g,往往见效。药味与分量可根据年龄、辨证增减。

小孩之扁桃体肿大不消,如无症状时最宜于晚上临睡前令其用盐水漱口,可以防止发作,坚持下去不一定要行扁桃体摘除手术。如能研制一种吹喉药使之消散就更加理想,希望中青年喉科医生进行这方面之研究。

版权声明

《邓铁涛医话集(国医大师亲笔真传系列)》邓铁涛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ekd.com/wazz/116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