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
据说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其中之一就是吃进胃里的食物。正常情况下,吃进胃里的食物的确不能再被随意地吐出来,而是沿着消化道一直向下走,营养被吸收,糟粕则被排出体外,但在某些情况下,胃内容物会沿着食道逆向而行,就是反流(reflux)。反流既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对该病病机的概括,因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本质就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
右上图:正常的贲门;右下图:贲门口松弛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反流分为液态和气态两种,液态又有酸性和非酸性之分,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以酸性液态物质为主的反流
又称为“反酸”,往往伴有烧心,是酸性物质刺激食道的结果。当然,由于食道对酸刺激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的食道对酸刺激不敏感,严重的反酸也可能没有烧心表现。类似的例子,心绞痛病人,有的人轻微供血不足就会表现为心前区不适甚至疼痛,也有人直至发生心梗时才表现出来。
2以非酸性液态为主的反流
这种反流物中的酸浓度很低甚至偏碱性,所以对食道刺激较轻,一般没有明显烧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反流物以食物为主,称为“反食”,这种病人往往吃完饭后很快就会反流。与呕吐不同,这种反食没有明显的恶心,不需要用力,很自然就会吐出来。常见的婴幼儿吐奶就属于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婴幼儿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比如贲门和食道下括约肌的闭合能力差,又不知道饥饱,吃多了自然就会溢出来,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除了这种吐出来的反食情况外,更多的是自觉食物反到一定高度,比如胸骨中段或咽喉部位,又自动返回到胃里。
3以气态为主的反流
病人无明显反酸、烧心症状,而是以咽喉、气管或其它器官的病症为主要表现。胃就像一个大发酵池,进入胃内的食物与胃分泌的胃液混合,加上胃的蠕动搅拌,完成初步消化,这种过程伴随很多气体产生,特别是在消化能力差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反流病人会表现为频繁的嗳气。气态的反流,对食道的刺激比较小,所以往往没有典型烧心、反酸等食道症状。由于咽喉对这些气体的刺激更敏感,所以表现为咽部异物感、慢性咽喉炎、咳嗽、哮喘、声带息肉等。
胃食管反流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但作为一种疾病,肯定早就存在了。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反流、反酸的名词,但有反食,也有吐酸、吞酸、咽酸、噫醋、醋心等,以吐酸和吞酸最常见。它们的基本病机可以概括为胃气上逆,是与现代胃食管反流病相一致的。
作者简介:白兴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慢性咳嗽、哮喘、抑郁症、面肌痉挛、带状疱疹后遗症、戒烟戒酒、各种疼痛以及多种过敏性疾病。发表论文及专著40余篇(部),其中在英国出版的专著Acupuncture:VisibleHolism,提出了新的针灸起源观及中英文新概念“看得见的整体观”(VisibleHolism),在国际上引起较大反响,包括《美国医学会杂志》与《英国医学杂志》在内的许多主流医学媒体都对此书作了介绍,许多国家和大学图书馆都予以收藏,年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出诊时间---出诊地点:
医院
出诊时间:
胃食管反流病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普通门诊:周二、周六上午
-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