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

维生素A(vitaminA)又称视黄醇(其醛衍生物视黄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个具有脂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维生素A1、A2两种,是一类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物质。

维生素A1多存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维生素A2常存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由于维生素A2的活性比较低,所以通常所说的维生素A是指维生素A1。

维生素A在分类中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同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还有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和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主要包括B1、B2、B3、B6、B12)、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PP(又称尼克酸)、维生素H(又称生物素)和维生素M(又称叶酸)等。

植物来源的β-胡萝卜素及其他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合成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的转换效率最高。在体内,在β-胡萝卜素-15,15′-双氧酶(双加氧酶)催化下,可将β-胡萝卜素转变为两分子的视黄醛(ratinal),视黄醛在视黄醛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为视黄醇。但β-胡萝卜素也可以合成虾青素(astaxanthin,强抗氧化剂),但是只有武汉大学药学院黄泽波教授在实验室研究操作,到试产阶段还得假以时日。

药品名称

维生素A

别名

抗干眼病维生素

外文名称

vitaminA

主要适用症

消化性溃疡

不良反应

皮肤发干

化学名

视黄醇

外观

淡黄色片状结晶

作用

维生素A是脂溶性的醇类物质,有多种分子形式。其中VA1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血液和眼球的视网膜中,又叫视黄醇,熔点64℃,分子式C20H30O,VA2主要在淡水鱼中存在,熔点只有17~19℃,分子式C20H28O。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中感受弱光的视紫红质的组成成分,视紫红质是由视蛋白和11–顺–视黄醛组成,与暗视觉有关。

人体过量摄入维生素A将出现皮肤干燥、脱屑和脱发等症状。

维生素A生理功能

1、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眼的光感受器是视网膜中的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这两种细胞都存在有感光色素,即感弱光的视紫红质和感强光的视紫蓝质。视紫红质与视紫蓝质都是由视蛋白与视黄醛所构成的。视紫红质经光照射后,11-顺视黄醛异构成反视黄醛,并与视蛋白分离而失色,此过程称“漂白”。若进入暗处,则因对弱光敏感的视紫红质消失,故不能见物。

分离后的视黄醛被还原为全反式视黄醛,进一步转变为反式视黄酯(或异构为顺式)并储存于色素上皮中。由视网膜中视黄酯水解酶,将视黄酯转变为反式视黄醇,经氧化和异构化,形成11-顺视黄醛。再与蛋白重新结合为视紫红质,恢复对弱光的敏感性,从而能在一定照度的暗处见物,此过程称暗(DarkAdaptation)。由肝脏释放的视黄醇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结合,在血浆中再与前白蛋白结合,运送至视网膜,参与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若维生素A充足,则视紫红质的再生快而完全,故暗适应恢复时间短;若维生素A不足,则视紫红质再生慢而不完全,故暗适应恢复时间延长,严重时可产生夜盲症(NightBlindness)。

2、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A可参与糖蛋白的合成,这对于上皮的正常形成、发育与维持十分重要。当维生素A不足或缺乏时,可导致糖蛋白合成中间体的异常,低分子量的多糖—脂的堆积,引起上皮基底层增生变厚,细胞分裂加快、张力原纤维合成增多,表面层发生细胞变扁、不规则、干燥等变化。鼻、咽、喉和其他呼吸道、胃肠和泌尿生殖系内膜角质化,削弱了防止细菌侵袭的天然屏障(结构),而易于感染。在儿童,极易合并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有的肾结石也与泌尿道角质化有关。过量摄入维生素A,对上皮感染的抵抗力并不随剂量而增高。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所以维生素A能促进该蛋白的合成,对于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缺乏时,细胞免疫呈现下降。

3、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

维生素A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当其缺乏时,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间平衡被破坏,或由于成骨活动增强而使骨质过度增殖,或使已形成的骨质不吸收。孕妇如果缺乏维生素A时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发生死胎。

4、促进生长与生殖

维生素A有助于细胞增殖与生长。动物缺乏维生素A时,明显出现生长停滞,可能与动物食欲降低及蛋白利用率下降有关。维生素A缺乏时,影响雄性动物精索上皮产生精母细胞,雌性阴道上皮周期变化,也影响胎盘上皮,使胚胎形成受阻。维生素A缺乏还引起诸如催化黄体酮前体形成所需要的酶的活性降低,使肾上腺、生殖腺及胎盘中类固醇的产生减少,可能是影响生殖功能的原因。

5、抑制肿瘤生长

临床试验表明维生素A酸(视黄酸)类物质有延缓或阻止癌前病变,防止化学致癌剂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上皮组织肿瘤,临床上作为辅助治疗剂已取得较好效果。β-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近有大量报道,是机体一种有效的捕获活性氧的抗氧化剂,对于防止脂质过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延缓衰老均有重要意义。

6、营养增补剂

在化妆品中用作营养成分添加剂,能防止皮肤粗糙,促进正常生长发育,可用于膏霜乳液中。

维生素A虽然有以上几点及更多的对人体有益的功能,但与其他营养物质相同,物极必反,过度摄入可引起头痛、恶心腹泻、肝脾大等,需适量摄入。

维生素A功能

1.具有调节表皮及角质层新陈代谢的功效,可以抗衰老,去皱纹。

2.能减少皮脂溢出而使皮肤有弹性,同时淡化斑点,柔润肌肤。

3.有助于保护表皮,黏膜不受细菌侵害,健康皮肤,预防皮肤癌。

4.预防夜盲症,视力衰退,治疗各种眼疾,使女人明眸善昧。

5.促进骨骼生长,帮助牙齿生长,再生。

6.有效预防肥胖,保持女性苗条的身材。

7.可有助于防治脱发。[2]

效用

1.防止夜盲症和视力减退,有助于对多种眼疾的治疗(维生素A可促进眼内感光色素的形成);

2.有抗呼吸系统感染作用;

3.有助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

4.生病时能早日康复;

5.能保持组织或器官表层的健康;

6.有助于祛除老年斑;

7.促进发育,强壮骨骼,维护皮肤、头发、牙齿、牙床的健康;

8.外用有助于对粉刺、脓包、疖疮,皮肤表面溃疡等症的治疗;

9.有助于对肺气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

10.有助于治疗脱发。

吸收代谢

维生素A进入消化道后,在胃内几乎不被吸收,在小肠与胆汁酸脂肪分解产物一起被乳化,由肠粘膜吸收。维生素A人体储存量随着年龄递增,至老年期明显低于年轻人,不同性别储存量也不同。维生素A在体内的平均半减期为~天,在无维生素A摄入时,每日肝中损失(分解代谢)率约为0.5%。

适用于长期对脂肪吸收不良者、素食者、长期戴隐形眼镜和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者;身体抵抗力差者、胆固醇水平高者,应适当补充β-胡萝卜素;经常补充维生素C、E者,同时补充β-胡萝卜素能够协同增效。

从食物分类来分有三类食物来源,通常可分为:动物性食物,如鱼肝油、鸡蛋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红心红薯、芒果、辣椒和柿子等;还有一类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车前子、防风、紫苏、藿香、枸杞子等。

芒果富含维生素A

从维生素A结构的角度为,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是维生素A源,也就是指β-胡萝卜素及其他类胡萝卜素。多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绿叶菜类、黄色菜类以及

水果

水果类,含量较丰富的有菠菜、苜蓿、豌豆苗、红心甜薯、胡萝卜、青椒、南瓜等。另一类则是来维生素A(视黄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当中,能够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奶及奶制品(全脂奶)及禽蛋中。[2]

据食物分析表显示,平均每一份(克)中含有维生素A最丰富(约单位)的是绿叶蔬菜,例如牛皮菜、羽衣甘蓝、菠菜和其他绿色蔬菜。即使是一份刀豆、西兰花、胡萝卜、黄南瓜、杏、甘薯或山药也能提供单位的维生素A,而这正是成年人一天所需的量。一份西红柿、豌豆、芹菜、莴苣和芦笋中所含的量平均也接近单位。除了杏以外,大多数黄色水果一份中维生素A的含量都少于单位。已经失去原来的颜色或从未变成绿色的蔬菜中缺少这种维生素。

从这个食物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动物肝脏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A,而且动物肾脏和杂碎中所含的量也很高。肌肉中无法储存维生素A,烧烤、煎炸的肉和肉排中缺乏这种维生素。鸡蛋和乳脂中含有维生素A,其数量有赖于动物所摄食的食物。每升全脂牛奶中维生素A的含量为~单位,但平均为单位。牛奶经均质后其中绝大多数的维生素A都会被氧气所破坏,但到目前为止,人类仍未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母牛在喂食干草后所产的奶为冬黄油,每克冬黄油中所含的维生素A也许只有单位,而每克夏黄油平均则是单位。每克黄油替代品中所添加的维生素A通常为单位。

鱼肝油是商业上维生素A的最丰富来源。动物肝脏中所含的维生素A有赖于动

蔬菜

物所摄食的食物及动物的年龄。除北极熊的肝脏外,曾经确认的含维生素A最丰富的是伦敦动物园里的一条百岁巨蟒的肝油,大比目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含量比鳕鱼肝油中的要丰富,这是因为大比目鱼上市出售时比鳕鱼都要老,市场上卖的鳕鱼一般都还处于比较小的阶段,大比目鱼因此有更多的年数摄食海里的绿色海藻。同样的原因,成年牛和羊的肝脏中所含的维生素A比小牛和小羊的肝脏中所含的维生素A要丰富得多。

1、对维生素A的建议每日摄取量,就一般成年男性而言,0RE(或IU)即可防止不足。

2.10~15岁少女建议每日摄入量为国际单位。

3.16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日摄入量为国际单位。

4.成年人每日需吃约0.85个柠檬方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只需吃1/2根胡萝卜;成年

均衡营养

人每日只需吃1片芒果即可满足需要;成年人每日只需吃1根芦笋即可满足需要。

5.孕妇需特别注意其安全用量,以免产生畸形儿。怀孕期间,最初摄取量不建议增加。

6.哺乳期女性,在前6个月中可额外增加2国际单位;后6个月额外增加国际单位。

食物含量表

食物中维生素A和视黄醇当量含量

维生素A影响因素

中毒症类型

人体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中毒综合征,称维生素A中毒症(VitaminAtoxicity)。最早报千于十六世纪九十年代,北极探险者食北极熊肝后数小时发生头痛、呕吐、嗜睡等症,因人及动物体内的维生素A90~95%贮于肝脏。国内由于滥用维生素A浓缩剂,产生中毒症状者不断增多,主要系因家长缺乏合理应用维生素A的知识,认为用量越多越好,医务人员亦缺乏警惕性,值得引起重视。

维生素A中毒症可分为下列二型:

1.急性型由于患儿对维生素A的敏感性有个体差异,以及肝脏维生素A储存量不同,中毒剂量可有较大的差异。一般维生素A注射,IU,可于数天内产生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前囟膨隆、头围增大、颅疑裂开、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在急性型常见,似因脑脊液量增多或吸收障碍所致。患儿如无神经系统感染征易用,突然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结合摄入大量维生素A病史,停用维生素A后症状迅速消失,诊断可以确立。

2.慢性型维生素A用量达每日数万单位,如婴幼儿每日摄入维生素A每公斤体重1IU,可于数日后产生中毒症状。早期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呈转移性疼痛,可伴有软组织肿胀,有压痛点而无红、热征象,以长骨及四肢骨多见,由于长骨受累骨骺包埋,可导致身材矮小。部分病例有颞部、枕后部肿痛,可误诊为颅骨软化症。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前囟宽而隆起、颅骨缝分离、两眼内斜视、眼球震颤、复视等为此病的另一特征,但较急性型少见。此外,尚有皮肤搔痒、脱屑、皮疹、口唇皲裂、毛发枯干、肝脾肿大、腹痛、肌痛、出血、肾脏病变,及再生低下性贫血伴白细胞减少等。血碱性磷酸酶多有增高。国外曾报道长期肝脾大可致肝硬变,门脉压增高,甚至死亡。[4]

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

中国居民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RNI)

年龄/岁

RNI(μgRE*)

年龄/岁

RNI(μgRE*)

0~

14~

男女

0.5~

18~

1~

孕妇:

初期

4~

中期

7~

后期

11~

乳母

注*:RE为视黄醇当量

医学应用

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维生素A对多种疾病均有治疗作用。

治疗溃疡

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

维生素A参与胃内上皮组织的正常代谢,并参与上皮组织间质中粘多糖合成,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用法:在胃溃疡常规治疗过程中加服维生素A,每次5万单位,每日3次。对于伴有维生素A血浓度降低的应激性溃疡患者,口服或静脉给予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40万单位,能减少患者的胃出血。

治疗良性乳腺肿瘤

维生素A类化合物与调节细胞的生长代谢有关,对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有促溶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向正常组织分化。用法:每日1.5万单位,口服,连续用药3个月。辅助治疗麻疹患儿由于体内维生素A的利用率增加,导致急性维生素A缺乏。大量维生素A可降低麻疹患儿的死亡率。

用法: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大量维生素A,20万单位,口服,次日重复一次,以后酌减。

治疗扁平疣

扁平疣是由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赘生物,该病毒的成熟与细胞的角化程度有关。维生素A可通过改变表皮成熟过程,对感染的细胞核内的病毒颗粒起有害作用,或抑制病毒颗粒的复制,致使疣消退。用法:维生素A每次5万单位,每日3次,口服,一般治疗1~4周。

治疗月经过多症

月经过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维生素A缺乏,这是由于维生素A是产生类固醇激素所必需的一种辅酶。

用法:维生素A每次2.5万单位,每日2次,口服,连服15天。

防治早产儿发育不良

早产婴儿应用机械通气后可引起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而维生素A能促进损伤组织产生新的纤毛和无纤毛的柱状上皮细胞,对呼吸道有保护作用。

用法:维生素A每日1~2单位/千克,口服喂养。

婴儿呛奶

维生素A缺乏时.会厌上皮角化过度.致使婴儿吞咽时会厌关闭不全,因而发生呛奶。有报道治疗45例患儿,与维生素A2(单位)和维生素D(单位)注射,连续5-7天.症状好转后改服鱼肝油,结果2-3天呛奶减轻,4-7天基本消失

鳞状毛囊角化病、痤疮

大剂量维生素A.每天10万位.持续6个月。对于寻常性痤疮有较好疗效,但久用易产生生副作用。另有用维生素A每次5万单位加维生素Emg.每天3次.治疗鳞状毛囊角化病患者35例.治愈率91.4%。

修饰蛋白激酶作用

资料表明.局部应用维生素A酸.某些癌前病变。如光化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瘤样变.10%~40%的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缺乏维生素A时,呼吸道纤毛主状上皮的纤毛消失,并出现鳞状上皮化生。研究者发现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每两个月肌注维生素A位,连续6次,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索A注射组血清IgG明显升高。

皮肤发干是维A过量

人体所需营养素完全可通过食物获取,不赞成人们吃保健品。若一定要服用保健品,医院的营养门诊请医生判断自己缺乏什么营养素。另外,不要盲目听信所谓“纯天然”的保健品,因为现代技术完全可以使合成产品的分子结构与天然产品的分子结构完全一样。

维生素C摄入过多会使体内尿酸钙增高,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维生素D摄入过量会让人眩晕、瘙痒、组织钙化。

维生素A摄入过量会使皮肤发干、呕吐、脱发等。

蛋白质摄入过多,增加肾负担,也可能使体内能量过高,带来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副作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南昌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ekd.com/wahl/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