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声带角化症 > 声带角化症饮食 > 癌症预防须知的14项小常识 >
癌症预防须知的14项小常识
这些早期癌症术后可长期存活
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
早期宫颈癌:10年生存率可达94%
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达95%以上
大肠癌:息肉顶部癌变摘除治愈率96%以上
部分“小肝癌”:术后20余年仍健在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最新发布我国平均每天有人新发癌症,全世界新发病例45%在中国。全国肿瘤死亡率为.54/10万,死亡总数中癌症占13%。然而,根据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报告,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约60%可预防和避免(65.9%男性、42.8%女性)。每年做防癌体检有可能发现70%的癌症。
日前,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提供技术指导的“全民癌症风险管理宣传计划”正式启动,将就公众的癌症风险控制意识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专家呼吁公众树立正确的防癌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防癌综合能力,降低癌症的发生。
专家提醒,每年做防癌体检有可能发现70%的癌症,80%以上的早癌发现于体检。专家认为,10项癌症早期筛查对防癌有效。
现状我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据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教授介绍,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估计约为万例,平均每天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全世界新发病例45%在中国。其中,5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预计到年,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总数将达万左右,患病总数达到万。
刘端祺说,在我国,位居癌症发病概率前十位的人体部位分别是:肺气管、胃、直肠、肝脏、食道、乳腺、胰腺、淋巴、膀胱、甲状腺。全国肿瘤死亡率为.54/10万,死亡总数中癌症占13%,而60岁以上癌症死亡约占全部癌症死亡的63%以上。
其中,导致男性死亡的癌症主要是:肺、肝脏、胃、食管、直肠、胰腺、白血病、淋巴瘤、前列腺、脑;导致女性死亡的癌症主要是:肺、胃、肝脏、直肠、乳腺、食管、胰腺、胆囊、脑、白血病。
差距治愈率:我国10%~30%美国68%
“癌症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还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刘端祺说,“我国恶性肿瘤的平均治疗费用约为10万~30万元。农村目前人均年收入为元上下,10万~30万的治疗费用或需耗费12~37年收入;城镇目前人均年收入为元上下,10万~30万的治疗费用或需耗费4~12年的收入。”
刘端祺说,根据年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发布的《肿瘤临床实践的生存指南》,在一项“癌症生存者”(即“癌症幸存者”,涵盖了“曾有癌症确诊史”的所有癌症患者)的调查中,全世界的癌症生存者大约在1亿~1.5亿人。我国的癌症治愈率约10%~30%,癌症生存者估计为万~0万人。然而在美国,年的癌症生存者人数大约为万,年的统计数字为万;年美国癌症治愈率已达68%。
刘端祺认为,癌症生存者人数剧增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二是肿瘤早诊和治疗水平的显著改善,治愈率有所提高;三是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所延长。
“据美国同行分析,在美国治愈的50%肿瘤患者中,医疗制度的改善、预防知识的普及和五花八门的保健制度起了决定作用。单科医疗技术只是配角而已。”他说,美国癌症治愈率高,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发现得早。“中晚期的手术、新药的研制、放疗的改进、新技术的出现等等,其贡献只处于次要地位,大约为10%~20%,甚至在近百年美国人增加的30年寿命中,医疗技术因素也仅有5年。”
潜力每年做防癌体检可发现七成癌症
刘端祺说,让人忧虑的是中国防癌意识的薄弱。首先是环境污染引起的癌症死亡被低估,其次是不正确的“健康观”,即年轻时忙投资,忙赚钱,忙“享受生活”,烟酒无忌,透支健康。一旦患上癌症,结局又多半是人财两空。
他说,与癌症相关的行为和环境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感染因素(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乳头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等)。例如,吸烟嗜酒诱发40%的癌症。“因此,肿瘤工作的‘上签’就是防患于未然,因为早期发现可以治愈。”
“事实上,我国在降低癌症死亡患者方面潜力极大。”他说,“根据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报告,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约60%可预防和避免(65.9%男性、42.8%女性),而发达国家约为30%~40%。”
“正常细胞在致癌的内、外环境长期刺激下,逐渐形成有癌变趋势的异常细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刘端祺说,而肿瘤细胞从开始异常增殖,到影像学比如CT、磁共振等可以发现的瘤巢,通常又需要10年到30年时间。
“80%~90%的早期癌症可治愈,大多局部的晚期癌症患者可缓解3~5年,大多有远处转移的癌症患者可存活1~2年。”他说,所以,每年做认真的防癌体检,有可能发现约70%的癌症,80%以上的早癌发现于体检。“但不专业的、过于简单的体检,换来的只是虚假的安全感。”
刘端祺说,如今,“年轻”与“老龄”两极发展,“穷癌”与“富癌”并存,癌谱发生明显变化。在日臻完善的肿瘤诊疗手段面前,对待癌症最应有的态度就是:预防能够预防的,治疗能够治疗的。
10种癌症早期筛查体检有效
1.痰液细胞学检查:涂片找脱落的肺癌细胞。
2.胸部低剂量CT照片: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3.直肠指检和盆腔检查:排除妇科癌症和直肠癌。20~40岁的妇女每3年一次盆腔检查;40岁以后每年查一次。40岁以后不论男女每年做一次直肠指检。
4.乙状结肠镜检查:50岁以上,有亲属患肠癌最好40岁就开始;不论男女每隔一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在两次阴性后,改为每3~5年检查一次。
5.大便潜血试验:50岁以上每年一次,试验前至少48小时不吃有肉类和维生素C的高纤维素饮食。每天收集一次标本(两份),连续3天。试验结果阳性者,应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6.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专家建议,初次房事后三年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和盆腔检查。30岁后依据风险因素检查,如三次或多次结果连续为阴性,可减少受检次数。
7.前列腺癌:包括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直肠超声检查。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做1次前列腺癌筛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45岁开始检查。
8.乳腺钼靶照相:40岁以后(高危人群可提前到35岁)每年一次钼靶结合B超的筛查,35岁以下年轻女性更应首选B超。35~40岁期间应做一次基础乳腺摄影,以作日后对照。
9.肿瘤标志物:静脉血,有目标再查。
10.B超:腹部、盆腔、乳腺、甲状腺等
14项及早发现癌症的小常识
1.体重骤减:胰腺癌、胃癌、食道癌或肺癌。
2.发烧疲劳:血液病等。
3.疼痛:骨癌和睾丸癌,早期癌症扩散。
4.皮肤异常变化:黑痣发生外形、边界和颜色变化。
5.大便习惯改变或膀胱功能失常:便秘或腹泻频繁,尿痛。
6.口腔:白色斑块,舌头出现白点。
7.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异常:痰中带血、尿血、大便带血;阴道异常出血;乳头分泌物带血。
8.乳房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增生或包块。
9.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10.咳嗽不停或声音嘶哑:喉癌、肺癌或声带癌。
11.皮肤瘙痒、结硬皮或出血。
12.感冒老不好:持续流鼻涕、咳痰带血丝。
13.腰部疼痛、腹部有肿块、血尿:肾癌。
14.女性下腹肿胀、闷痛、骨盆或腹部疼痛、饱足感、尿频尿急,排便习惯改变(几乎每天出现其中一种症状):妇科肿瘤。
完全可控制的:
吸烟:一、二、三手烟
嗜酒
蔬菜少,油脂多,腌渍烧烤油炸食物多
生活安排不科学:运动少、熬夜,过劳
性乱
小习惯:喝(吃)过热食物、嚼槟榔、憋两便
当前癌症诊断进展
能够早期发现: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皮肤癌
可能较早发现:食管癌、胃癌、肝癌、肾癌、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膀胱癌
不易早期发现:血液肿瘤、神经系统肿瘤、胰腺癌、骨肿瘤、某些生殖系肿瘤(卵巢、睾丸、子宫内膜等)
每天走路1小时。
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或者每周散步四小时,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也发现,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几率。
最少开窗半小时。
很少有人知道,装修污染除了甲醛外,还有一种很强的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它一般藏在花岗岩、水泥、瓷砖里,沿着这些地方的裂隙扩散到室内,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时间长了,就会诱发肺癌。
用干毛巾擦背。
日本曾掀起过一股用干毛巾擦背的热潮。东京大学副校长水野教授研究指出,这可以起到防癌作用,因为摩擦受热会激活背部皮下肌肉组织里一种细胞,能起到吞蚀并破坏癌细胞的作用。
就着葱蒜来吃饭。
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风险会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气充分结合后才会产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稳定,一旦遇热很快会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将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凉拌菜中。
晒15分钟太阳。
在最便宜的防癌处方里,晒太阳算是做到了极致,不用任何花费,就能通过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维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为避免暴晒增加皮肤癌风险,每天只要晒15分钟太阳就足够了。
每天四杯绿茶。
爱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费9年的时间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将癌症风险降低40%。不过,茶水最好不要喝太浓太烫的,否则会影响其防癌效果。最佳饮茶温度应该是60摄氏度左右,茶水浸泡5分钟后,其中有效成分才能溶在水里。
一口嚼30次。
调查证明,吃饭老是囫囵吞枣的人,患胃癌的几率比较高。而多咀嚼可以减少食物对消化道的负担,降低患胃肠道癌症风险。按照一秒钟咀嚼一次来计算,一口饭最好嚼30次,才具有防癌作用。
睡够7小时。
美国癌症研究会调查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47%。这是因为睡眠中会产生一种褪黑激素,它能减缓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产生,从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
少吃点糖。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指出,每天只要喝两杯甜饮料,患胰腺癌的风险就会比不喝的人高出90%。天津医院胰腺肿瘤科主任郝继辉表示,最好少吃或不吃含糖食品。国际上一般认为,每人每天糖的摄入量应在50克内。
吃肉时喝杯红酒。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对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的推荐食用量是每周克左右,吃得过多,就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不过,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吃肉的时候喝杯红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里分解为有害物质。
后天的白癜风遗传吗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