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声带角化症 > 声带角化症危害 > 癌症术后不到一年,淋巴结复发,怎么治 >
癌症术后不到一年,淋巴结复发,怎么治
“医生,我的肿瘤复发了吗?”
“复发部位在哪里?”
“癌症复发,还有救吗?”
来复查的患者,最常问医生的是以上3个问题。
肿瘤复发,是每位癌症患者最不愿意面对的事。医生通常根据肿瘤复发的位置来界定是哪种复发癌,复发类型主要分为三种:1)原部位复发。复发肿瘤与原发肿瘤在同一个部位或是非常接近。这类复发肿瘤的治疗较其他两种要相对容易一些,不过也因人而异。2)淋巴结复发。当肿瘤在靠近原发肿瘤部位的淋巴结或淋巴组织内再次生长时,会出现这种情况。3)远处复发。当肿瘤细胞扩散或转移到离原发肿瘤较远的器官或组织上,即远处复发或称之为“转移”。
不同的复发类型,治疗方式各不相同。此次参加美中嘉和多学科会诊的患者,复发类型属于淋巴结复发。去年5月,李先生因胸痛多日未见好转,到医院检查,意外发现了局部晚期的肺癌。之后采用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做了肺癌切除术。医生考虑到可能有肉眼不可见的肿瘤细胞残留,又进行了2周期的术后辅助化疗。
圈住部分为肺癌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
今年5月,距离手术不到一年,发现了淋巴结复发。这对于患者和家属,不啻晴天霹雳。李先生和家属寻求美中嘉和国际多学科会诊专家团的帮助,希望有效遏制复发,延长生存期。
且看多学科会诊专家团,如何为其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会诊纪实
国际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制定“一人一方案”,其合理化和个性化的诊疗能提升患者生存率,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同时避免多处问诊、重复检查带来的费用和负担。
会诊开始,与会专家全面、完整地了解了患者的病历、影像等资料,仔细倾听了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及诉求,随后,针对患者病情及诉求,来自中、外的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物理师、技师、护理人员等几十人的医疗队伍,开启了此次的多学科会诊。
患者病历
上下滑动框内文字,了解患者详细病情▼
诊断
肺癌术后淋巴结复发,pT3N2M0,IIIB期
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55岁
患者年5月因胸痛就诊,诊断肺癌,.05.28PET-CT:右肺上叶肺门旁结节,1.8cm,SUVmax8.6;纵隔多发淋巴结,余无特殊。
年6月起行2周期TC方案全身化疗,具体为:力扑素mg+卡铂mg。
年8月12日行VATS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肺上叶支气管根部)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5.8*4*2.5cm,见支气管壁浸润,脉管侵犯,肿瘤抵达胸膜下,未突破脏层弹力层PL0,见壁层胸膜黏连。支气管切端阴性。淋巴结第7组隆突下1/1癌转移,管口淋巴结2/3癌转移,“第2组、4组、8组、10组、11组”共0/12未见癌转移。EGFR、ROS1、ALK均未见突变。
术后行2周期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8g+顺铂mg,末次化疗时间年1月。从未行术后放疗。
定期于外院复查,患者家属诉医生告知无进展,具体报告及影像未见。
.05.25PET-CT:右肺门及纵隔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肿大淋巴结,1.5cm,SUVmax6.4;前纵隔胸膜下淋巴结转移。考虑胸部淋巴结复发。
现患者诉稍有咳嗽咳痰,为白痰,活动后无明显异常,进食尚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稳定。
查体:ECOG1,双肺呼吸音低。
既往史:糖尿病6年,口服药物控制可。
讨论时刻
术后复发,需要行同期放化疗吗?
该患者术后不到一年即淋巴结复发,复发速度较快。因其分期较晚,手术后可能还残留肉眼不可见的癌细胞。围手术期的四周化疗,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就诊肺癌的1/3,如分期较晚,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均较大,优先考虑同步放化疗,可控制复发和转移,实现患者总生存期的延长,提高5年总生存率。
近年NCCN指南均推荐同步放化疗作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规范治疗,且均是1类或2A类证据。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上,同期放化疗优于单纯放疗,也优于序贯放化疗。
建议行同步放化疗,后续再全身化疗。
可采用靶向治疗吗?
该患者EGFR、ROS1、ALK均未见突变,没有对应的基因靶点,不考虑靶向治疗。
建议结合病理分期及病灶数量、大小等因素考虑选择放化疗或免疫治疗。
可用PD-1/PD-L1免疫治疗吗?
该患者患的是肺鳞癌,它是常见的肺癌亚型,占了三大肺癌亚型的40%左右,但较另外两种肺癌亚型手段更少。肺鳞癌在PD-1/PD-L1免疫治疗上也有获益,建议完善PD-L1检测,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O药。
O药的疗效相对较持久。那些从O药治疗中获益的肺癌病人,即使最终病情进展,相对于化疗而言,恶化速度也比较缓慢。
会诊结论
经过详细讨论,会诊专家给出如下意见:
建议完善PD-L1检测,并行同步放化疗,后续增加全身化疗。
目前该例淋巴结复发,仅限于肿瘤周边区域,采用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疗法,可以遏制癌细胞的进展。相较于淋巴结远处转移,回旋空间较大。希望李先生后续治疗能够顺利。
文章审较:王斌医生影像供图:温阿明医生
美中嘉和国际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
傅深教授
国际多学科会诊组长
美中嘉和国际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会诊(简称MDT,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是由多个学科的专家通过讨论,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肿瘤等复杂疾病的诊疗。是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首先倡导并推广,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行之有效的诊疗方式。
美中嘉和国际多学科会诊集合了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医院等的专家资源,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专业、严谨、高质量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推荐阅读
怎么吃怎么动才能最防癌?最权威官方指南来了!
1分钟教你提升白细胞
肿瘤转移了怎么治?脑转移的最佳治疗方式原来是它
靶向治疗效果好吗?7大癌种近期靶向治疗新进展给你答案
晚期肺癌患者新希望!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新PD-1抗体亮相ASCO
长按图片,点击“识别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