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声带角化症 > 声带角化症症状 > 实战日间手术时间换空间的极致演绎 >
实战日间手术时间换空间的极致演绎
导语:医院通过六年来不断对日间手术的探索与完善,最终达到了“多快好省”的目标。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日间手术十分重视。今年年初,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指出,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应将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择期手术,逐步改为日间手术,以提高病床周转率、缩短住院患者等床位时间。
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对日间手术积极尝试。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日间手术之一的医院(以下简称“医院”),通过6年来对日间手术的不断探索,并将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引入其中,逐步扩大日间手术范围、提高术后康复质量、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医院日间手术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日间手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日间手术模式是一种按计划住院,住院当天手术,经过短暂的康复后于24小时内出院的手术模式,它不包括门诊手术。该模式在国外已经有多年历史,医院小儿外科医生Nicoll的一篇报道。日间手术近二三十年在欧美国家医疗界得到了迅猛发展,占到择期手术的80%以上。我国的日间手术始于年,由香港地区首先开展,并逐渐传入大陆。
医院日间手术中心主任、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副秘书长马洪升告诉《医院院长》,医院从年10月开展日间手术,医院虽然有4千多张床位,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患者手术的需要,住院患者往往等待时间过长。为了尽快解除患者的疾病痛苦、最大化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医院领导决定开展日间手术,期望“用时间换取空间”,利用日间手术模式,达到用4千张床位实现1万张床位手术量的效果。
万事开头难。在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刚起步时,患者及医护人员并不买账。马洪升回忆道:“医院为日间手术中心设置了24张病床,6个独立的手术室。最早开展的手术主要是小儿外科的相关手术,如疝气修补术等。当时每天患者量只有10个左右,真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医生和患者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都不愿意接受日间手术这种模式。患者担忧从住院到出院只有短短24小时,医疗质量得不到保障,而医生担忧此模式时间太短、脱离了严密的医学观察,一旦患者出现并发症则极易引起医疗纠纷。”
为了打消医生和患者的顾虑,日间手术中心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告知他们在日间手术项目运行之前,医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措施。医院有专人进行随访,患者有任何问题可拨打24小时日间手术随访电话;对于术后感染等紧急情况,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处理。同时,医院还出台了对日间手术医生的激励政策,鼓励医生到日间手术中心去做手术。
在日间手术引入过程中,遇到一些病情复杂、产生争议的案例,医院通过组织专家进行项目研究的方式进行探讨。例如,当院领导准备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入日间手术时,遭到了很多医护人员的反对,经过质询,争论焦点落在了患者严重并发症处理问题上。随后,医院组织了学科专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手术案例,确定了出现严重并发症基本都出现在术后8小时之内的结论。因此即使有严重并发症出现,也是患者在日间病房的住院期间,应该会被及时发现。通过案例分析,医院将该手术纳入到了日间手术中心。
医院日间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患者和医生逐渐接受了这种新模式。随着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声带息肉手术等日间手术的开展,以及手术医生的踊跃参加,日间手术中心在年已是门庭若市,供不应求了。
这时,单靠日间手术中心的那24张床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医生和患者需求了。因此,年10月,医院决定采取“分散收、分散治”的办法,在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骨科等病房抽出一定床位设置为日间手术床位,按日间手术模式运行。据统计,至年年底,医院共开展日间手术台次,占全院择期手术的21.50%。
多措并举确保医疗质量日间手术从住院到出院只有24小时,因此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就成为了开展日间手术的重点与难点。对此,医院建立了一系列关于医疗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多措并举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命安全。
据马洪升介绍,医院日间手术的标准包括术式准入、医生准入、患者准入三个日间手术准入标准,以及术前评估、出复苏室评估、出院评估三个术后评估标准,涵盖死亡率、24小时内非计划再手术率、延迟出院率、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再住院率(30天)、转住院率、患者满意度等多项评估系数。同时,医院建立了相应的临床路径,规划了日间手术流程,制定了常态化的日间手术制度,例如院内应急预案、出院后应急预案、患者随访计划等。
为了进一步保证日间手术质量,医院日间手术中心还引入了“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马洪升告诉《医院院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手术期内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日间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该理念包括术前通识教育、心理辅导、饮食指导,术中减少应激反应、控制手术时间、控制输液量,术后通过早期进饮进食、康复活动缓解镇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引入,不仅有助于保障手术质量和康复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
通过对日间手术的多年实践,马洪升认为,日间手术是一种具有“多快好省”特点的手术模式,医院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且能为患者节省医疗消费、为国家节省资源、为医保节省开支。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平均住院天数在5天左右,医院一般超过10天,因此,日间手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必将成为医改的方向之一。
但是,我国部分地区政策规定,患者住院超过1天,医保才能报销,这就制约了我国日间手术的发展。对此,马洪升表示,日间手术是将需要住院几天的手术改变为1天就出院的手术,这是一种新的手术模式,是医疗进步的体现,因此日间手术理应纳入医保,一些地方的政策需要调整。此外,卫生主管部门还应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日间手术相应的流程规范,以及质量和安全的考核标准,大力推动日间手术这种模式在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
卓信医学传媒集团战略发展部欢迎投稿医大大征稿启事稿件须原创,无版权冲突。征稿内容:涉及医界领域内的进展,如个人综述、病例总结、特殊病例报告、地方新闻、临床感悟、科普文章等。投稿邮箱:qq.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