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对相声无感的你一个日本人教会中国人关于

白癜风挂号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在日本的中国朋友们,知道今年7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如果只是当做一个普通的周日来过的话,那也太浪费了。那天,郭德纲和于谦会率德云社众演员在东京国际论坛大剧场举办相声专场。已经有很多在日华人选择在那天与德云社一起度过一个爆笑连连的相声嘉联华。

喜欢相声、喜欢德云社各位老师的相声迷自不必说,听到演出消息后早已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奔走相告。什么,对相声不感兴趣?!那可能因为你还不知道相声的魅力。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位在中国学相声的日本人,通过他的故事,大家可能会对相声有一个新的认识。

中日交流“小明星”

“我叫西田聪,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西田姜,一个叫西田蒜。我的爸爸是厨师”。

正在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就读的日本人西田聪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经常会来一个这样的段子。盘核桃、吃卤煮、就着焦圈喝豆汁儿、穿老头鞋逛潘家园淘换老物件,一开口满嘴地道“京腔儿”,出生于日本京都的西田聪简直就是一个“老北京”。

从小就痴迷中国文化的西田聪,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相声艺人”。

西田聪的妈妈是李小龙和成龙的“铁粉”,喜欢中国文化,一直想要学习中文,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如愿。生下西田聪之后,她就把学习中文的夙愿寄托在儿子身上,为儿子创造各种机会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年的8月,年仅8岁的西田聪到大连参加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庆祝活动而第一次到访中国。这次交流活动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回到日本后还通过书信与在大连结识的朋友联系。与中国朋友的友谊,坚定了西田聪学习中文、希望为中日交流作贡献的决心。

慢慢地,西田聪开始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中日交流活动,成为了中日交流的“小明星”。年9月,西田聪经中国驻大阪领事馆推荐,获得了中国国家奖学金,来到了目前就读的北京语言大学深造。

中国遇恩师相声开启人生新篇章

在北语,西田聪参加了面向外国人的相声培训班“快乐课堂”,结识了相声演员丁广泉。

第一次观看相声时,西田聪就被相声语言中的机灵、逗趣所吸引,更为交织其中的中国历史文化和诙谐幽默的说话技巧深深折服。渐渐地,想要更深层次地了解相声、学习相声、站上舞台说相声的想法也愈发强烈起来。有一次上课之后,西田聪忐忑地向丁广泉表明了学习相声的心意,丁广泉却告诫他“学好了普通话再来”,并没有当即收西田聪为徒。原来,由于西田聪的汉语是在大连所学,所以口音很重,为了学习相声就必须要改掉这个口音。就这样,西田聪开始了一边努力纠正口音,每天刻苦练习普通话,一边继续参加着“快乐课堂”。

不久后,丁广泉看到西田聪说:“你又来了啊?那就把这个拿回去背背吧。”就这样,西田聪第一次拿到了段子“对春联”(语言游戏),也就此开始了师父指导下的相声生涯。在刚开始学习时,丁广泉对西田聪的点滴进步也不吝赞赏,给了他很大的学习动力,令西田聪体会到了相声的乐趣。每天反复地听着自己喜欢的段子,不知不觉间便会脱口而出,令说相声本身也变得有趣起来。

在年6月的“第八届丁广泉收徒仪式”上,西田聪正式拜入师门,成了师父的第一位日本徒弟,而从辈分上来说相声界最为中国人民广为熟知的外国人“大山”还是的师侄。通过相声表演,西田聪走访慰问了敬老院、孤儿院、监狱和职校,并在市里和高校举办的活动中展开了广泛的民间交流。现在,我不仅可以一个人表演“单口相声”,还可以二人表演“对口相声”,更学会了打着板子的“快板”。

有一次西田聪一行去西城区盲人学校演出,表演《对春联》时,西田聪是逗哏,师兄说一个上联,本来是要来对下联,不过有个盲人叔叔抢了他的词儿。从一开始到最后一直在抢西田聪的词儿。当时西田聪很生气,后来快要走了的时候那位盲人叔叔拖着志愿者的手来到了西田聪的面前,西田聪本以为对方是来道歉,但对方却十分真诚地说:“《对春联》是我最喜欢的也是从小到大听的段子。最喜欢听侯宝林的正好今天在现场听到了,很高兴。还是一个日本朋友给我表演。我很感动。我知道你在中国生活不容易但要加油。”西田聪回到宿舍一个人回想当时的场景不知道为什么开始流眼泪,流了好长时间。所以西田聪认为,盲人叔叔在某一程度上拯救了当时的他。

在学习了相声后,西田聪的中文水平也有了本质变化,要知道,他最早学习的是“大连式普通话”,所以到北京后才恍然大悟,自己说的“普通话”带有浓浓的“海蛎子味”,而“白菜”原来不叫“嘎啦白”。所以西田聪说:于我而言,相声是一部帮助我学习汉语、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教科书”。

通过相声传递正能量

西田聪说,相声的特点是包袱和语境紧密联系,达到的效果是情理之中意想之外,是有逻辑性的;而从形式上与中国相声最相近漫才则是包袱和语境完全脱离,达到的效果突然、完全意外,无逻辑性,更像我们说的“无厘头”。所以,相声是有逻辑性的逗笑,而漫才是无逻辑性的搞笑。

今年的1月18日丁广泉先生去世,享年73岁。西田聪说:“师父遗书中最后写的五个字是‘让笑声永存’。在人生中最后的阶段,知道自己不行了,可还是想的‘笑’,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西田聪一直记得,在中日关系紧张的,师父曾安慰他说:“田聪,人是有国籍的,但艺术不分国界,你要喜欢相声,我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教你。”而丁广泉先生也真是这样做的。所以,西田聪认为,笑是人的本能反应,不分国籍、不分性别、不分种族,所以要将“笑”传递下去,也尽量将师父的思想传承下去。

西田聪说:“作为邻国的中日民众需要构筑大家庭般的信赖关系,而我们这一代也会肩负起搭建中日未来新型友好关系的重担。我会继续通过‘相声’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展开在中国的民间交流,并努力向日本宣传推广,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作出贡献。”

对于德云社在日本的相声专场,西田聪说:“‘笑’本来是世界通用的。只是包袱的手法不一样。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有意思,也很感兴趣。我师父曾跟我说过我要做中日曲艺的融合,就是相声和漫才的融合。这一点郭德纲去日本演出算是第一步,但我更希望日本人对中国的相声感兴趣,或者可以和漫才演员合作。创造一个中日相声。台底下坐中日客人表演一个段子都会笑。这是我师父的梦想也是托给我的希望。我要去继续深造。”

去剧场亲身感受相声的魅力吧!

看了西田聪的故事,大家对于相声的理解有没有变得更加深刻呢?如果有时间、有兴趣,不妨到演出现场听几段相声,相信会有更加切身的体会。

现在,7月8日德云社东京相声专场的门票已经出票,需要购票的朋友,可以通过票务方公布的方式购票,也可以到《东方新报》社现场购票,现购现取。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2::00-17:00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ekd.com/wadzz/117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