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5尖锐湿疣

□编译:张福志

定义:

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um)是由HPV引起的良性疣状乳头状病变。

ICD-O编码:

没有

相关术语:

可接受:尖锐湿疣;肛门生殖器疣;鳞状上皮内低级别病变伴尖锐湿疣特征

部位:

尖锐湿疣通常位于外阴皮肤、前庭、会阴和肛周皮肤上,但也可以在阴道粘膜和子宫颈上(不常见)。病变很少累及尿道。

临床表现:

尖锐湿疣可单独发生,但更常见于簇状生长。它们通常很小(直径1-5mm),但也可以在生殖器或肛门区域形成大的肿物。通常无症状,但可能引起瘙痒、发红或不适,尤其是当它们发生在肛门周围时。多发性、广泛性、非消退性的,甚至是巨大的病变通常与免疫抑制有关。

流行病学:

尖锐湿疣在年轻的性活跃女性中更常见。据估计,大多数病变是可以通过四价或九价疫苗预防的。

病因:

尖锐湿疣是感染HPV(通常为低危类型)的结果。HPV6和HPV11是与病变相关的最普遍的类型。有时会有高风险的HPV类型。与儿童外阴尖锐湿疣难以区分的病变可继发于非生殖器人乳头瘤病毒(即HPV2)。

发病机制:

尖锐湿疣是HPV诱导的鳞状上皮细胞增殖,与其他HPV相关病变一样。

大体:

尖锐湿疣是外生性的,疣状或丘疹性病变。

组织病理学:

关键特征是棘皮症和乳头状结构,不同程度的角化不全、颗粒层增厚和角化过度。网状嵴通常较厚。根据病变部位和年龄的不同,挖空细胞改变(核周空晕和细胞核增大、深染)常见或有时难以见到。核分裂象和细胞凋亡也可以观察到。表皮真皮交界常有新生血管和慢性炎性浸润。有时,尖锐湿疣可能与脂溢性角化病难以区分,尤其是在年轻女性中。巨大的尖锐湿疣,也被称为Buschke-L?wenstein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亚型,偶尔与免疫抑制有关,可能具有局部侵袭性,且有恶性转化的潜力。前庭乳头瘤样增生偶尔可能会与尖锐湿疣混淆,但缺乏棘皮症和挖空细胞。

诊断分子病理学:

通常是低风险HPV类型,可以通过PCR或原位杂交来鉴定。HPV6和HPV11是最常见的类型。p16免疫染色通常显示不规则、斑片状染色。

基本的诊断标准:

基本特征:棘皮症和乳头状结构,形成乳头状结构和增厚的网状嵴;角化不全、角化过度和不同程度的非典型挖空细胞。

预后和预测:

尖锐湿疣是一种良性病变。可以通过短期观察、局部切除、烧灼或局部咪喹莫特控制该病。大多数病例可自愈或在切除后不复发。当病变是多灶性的或免疫抑制的患者时,复发的频率较高。尖锐湿疣会增加HIV传播的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ekd.com/wadzz/114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